天還沒亮,周鐵柱就醒了。他摸黑穿好衣服,輕手輕腳地下了床,生怕吵醒還在熟睡的老婆。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初冬的寒氣撲面而來,他打了個哆嗦,把身上的棉襖裹得更緊了些。
院子里黑黢黢的,只有東邊天際泛著一絲魚肚白。鐵柱摸到墻角的開關,昏黃的燈泡亮起來,照亮了這個他生活了五十多年的農家小院。墻角堆著磨得發亮的殺豬刀,鐵鉤子整齊地掛在墻上,地上還有幾個褪了色的塑料盆——這些都是他吃飯的家伙什。
"今天要殺兩頭。"鐵柱自言自語,從井里打上來一桶水,嘩啦啦地倒在搪瓷盆里。冰涼的水刺激著他的皮膚,他用力搓洗著雙手,指關節粗大變形,掌心布滿老繭和細小的傷痕——這是三十多年殺豬生涯留下的印記。
洗完手,鐵柱開始磨刀。砂石與刀刃摩擦的聲音在寂靜的清晨格外刺耳。"嚓、嚓、嚓",這聲音他聽了大半輩子,早已融入血液。磨好刀,他又檢查了一遍繩索、鐵鉤和木架,確保萬無一失。殺豬是個技術活,稍有不慎就可能傷到自己或是豬跑了,那可就鬧笑話了。
"爸,你又這么早。"一個睡眼惺忪的年輕人揉著眼睛從偏房走出來,是鐵柱的兒子周小強。
"不早能行嗎?"鐵柱頭也不抬,"王屠戶六點就送豬過來,得提前準備好。"
小強撇撇嘴,顯然對這種祖傳手藝不以為然。他今年二十二,在縣城讀了大專,學的是計算機,畢業后在城里找了份工作,這次是回來過周末。
"爸,要我說,你這行當也該改改了。"小強蹲在旁邊看他爸收拾工具,"現在超市里什么肉沒有,誰還來你這買啊?又臟又累的。"
鐵柱手上的動作頓了頓,眉頭皺成個"川"字:"你懂什么?超市的肉能跟我這現殺的比?那些冷凍肉,放了多少天都不知道!"
"可人家便宜啊,還干凈。"小強不服氣。
"便宜沒好貨!"鐵柱提高了嗓門,"我周鐵柱殺了一輩子豬,從不用注水肉,從不短斤少兩,村里誰不知道?"
小強還想說什么,被鐵柱揮手打斷:"行了行了,你要睡就回去睡,別在這礙事。"
小強悻悻地回了屋。鐵柱嘆了口氣,繼續埋頭準備。他知道兒子看不起這行當,可這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他爹、他爺爺都是這么過來的,怎么到了他兒子這代就變了味?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王屠戶趕著兩頭肥豬進了院。豬哼哧哼哧地叫著,不安地在院子里轉圈。
"老周,今天這兩頭可肥實,一頭少說二百斤。"王屠戶搓著手說。
鐵柱圍著豬轉了一圈,滿意地點點頭:"不錯,是好貨色。"
兩人合力把第一頭豬趕到院子中央的木架旁。鐵柱的手法干凈利落,一個絆子把豬放倒,迅速用繩索捆住四條腿。豬發出凄厲的嚎叫,掙扎著想要起身,但鐵柱的手像鐵鉗一樣牢固。
"忍著點,一會兒就好。"鐵柱低聲說,像是在安慰這頭即將赴死的生靈。他從腰間抽出磨得锃亮的尖刀,找準位置,一刀下去,精準地刺入豬的咽喉。鮮血噴涌而出,流入事先準備好的盆中。豬的掙扎漸漸微弱,最終停止了動彈。
整個宰殺過程不過幾分鐘,鐵柱的動作行云流水,沒有一絲多余。王屠戶在一旁連連點頭:"老周,你這手藝,方圓百里找不出第二個。"
鐵柱沒說話,專注地開始下一步工作。他用開水燙豬毛,刮凈,然后開膛破肚,取出內臟,分割肉塊。每一個步驟都遵循著祖傳的方法,沒有絲毫馬虎。
太陽完全升起時,第一頭豬已經處理完畢,新鮮的豬肉分門別類地掛在院中的架子上,在晨光中泛著粉紅色的光澤。鐵柱擦了擦額頭的汗,招呼老婆出來幫忙收拾內臟。
"老周,來塊五花肉!"第一個顧客上門了,是村里的李嬸,"我兒子今天回來,給他做紅燒肉。"
"好嘞!"鐵柱麻利地切下一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過秤,包好,"三斤二兩,算你三斤,六十五塊。"
李嬸笑瞇瞇地接過肉:"還是老周實在,超市的肉看著便宜,一煮就縮水。"
鐵柱憨厚地笑笑,沒說什么。陸續又有幾個村民來買肉,大多是些上了年紀的。鐵柱注意到,年輕人越來越少了,要么外出打工,要么直接去超市買肉。
中午時分,肉賣得差不多了。鐵柱把剩下的肉收進冰柜,準備明天再賣。他數了數今天的收入,除去成本,凈賺不到三百塊。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十年前,一天殺兩頭豬,少說能賺五六百。
"吃飯了!"老婆在屋里喊。鐵柱洗了手進屋,小強已經坐在桌邊玩手機。
"又玩那破手機!"鐵柱皺眉,"吃飯就好好吃。"
小強不情愿地放下手機:"爸,我有個同學在城里開肉鋪,人家現在都搞'互聯網+'了,微信下單,送貨上門,生意好得很。"
鐵柱扒拉著米飯:"啥聯網不聯網的,肉好才是硬道理。"
"可人家一個月能賺兩三萬呢!"小強不服氣。
"行了,吃飯。"鐵柱老婆打斷父子倆的爭執,"小強,你難得回來,別總跟你爸頂嘴。"
飯后,鐵柱照例切了塊上好的里脊肉,用油紙包好,又裝了一副豬肝。
"我去趟王婆婆家。"他對老婆說。
"又去啊?"老婆欲言又止,"這都多少年了..."
鐵柱擺擺手:"老人家一個人,怪可憐的。"
王婆婆是村里的五保戶,八十多歲了,無兒無女,住在村東頭的老屋里。鐵柱從二十多歲開始殺豬起,就定期給王婆婆送肉,從未間斷。起初是父親帶著他送,后來父親走了,這習慣他保留了下來。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王婆婆的家還是幾十年前的老土房,低矮破舊,但收拾得很干凈。鐵柱敲門進去時,老人正坐在門檻上曬太陽。
"鐵柱來啦。"王婆婆瞇著眼笑,臉上的皺紋像干涸的土地裂開的縫隙。
"婆婆,今天殺了豬,給您帶了點肉和肝。"鐵柱把東西放在桌上,"肝補血,您燉湯喝。"
"又讓你破費。"王婆婆顫巍巍地站起來,"我這把老骨頭的,吃那么好干啥。"
"瞧您說的,"鐵柱扶老人坐下,"您身體好,是我們小輩的福氣。"
王婆婆拉著鐵柱的手,絮絮叨叨地說起往事,說鐵柱他爹當年也是這么好心,說村里現在變了,年輕人都不回來了。鐵柱安靜地聽著,不時點頭。臨走時,他悄悄在桌上放了五十塊錢。
回家的路上,鐵柱遇到了幾個從城里回來的年輕人,開著嶄新的轎車,衣著光鮮。他們禮貌地跟鐵柱打招呼,但眼神中透著疏離。鐵柱知道,在這些年輕人眼里,他這個殺豬匠大概和那些逐漸消失的老房子一樣,屬于即將被淘汰的舊時代。
傍晚,鐵柱在院子里抽煙,小強走過來坐下。
"爸,我今天想了很久,"小強難得地正經,"我覺得你的手藝不能就這么丟了。"
鐵柱吐出一口煙,沒說話。
"我在想,能不能把你的殺豬過程拍成視頻,發到網上。"小強興奮地說,"現在城里人就喜歡這種原生態的東西,說不定能火!"
鐵柱搖搖頭:"殺豬有什么好看的,血呼啦的,別把人嚇著。"
"你不懂,這叫'非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強越說越激動,"我同學說,現在手工制作的東西可值錢了,比工廠出來的貴好幾倍!"
鐵柱將信將疑:"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小強拍著胸脯,"明天我就拍,咱們試試!"
鐵柱沒答應也沒拒絕,只是默默地抽完煙,起身回屋。夜里,他躺在床上,聽著老婆均勻的呼吸聲,久久不能入睡。他想起了父親教他殺豬時的情景,想起了村里曾經熱鬧的集市,想起了那些逐漸老去、離去的面孔。
第二天一早,鐵柱照例起床殺豬。不同的是,今天小強也早早起來,拿著手機在一旁拍攝。鐵柱起初有些不自在,但一旦開始工作,他就全神貫注,忘記了鏡頭的存在。
殺完豬,小強興奮地翻看視頻:"太棒了!爸,你這手法,絕對能火!"
鐵柱不置可否,繼續分割豬肉。上午的生意比昨天好些,有幾個城里來的游客,特意找到鐵柱買肉,說是聽朋友推薦的"傳統工藝豬肉"。
"您這肉看著就不一樣,"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說,"超市的肉都一個樣,沒個性。"
鐵柱聽得云里霧里,肉還有什么個性不個性的?但他還是認真地給客人切肉、稱重。臨走時,那年輕人還跟鐵柱合影,說是要發朋友圈。
下午,小強把剪輯好的視頻發到了網上。鐵柱不關心這些,他惦記著王婆婆,又切了塊肉送過去。這次,他發現王婆婆的臉色不太好,咳嗽得厲害。
"婆婆,您是不是著涼了?"鐵柱關切地問。
"老了,不中用了。"王婆婆擺擺手,"一點小毛病,不礙事。"
鐵柱不放心,去村里衛生所請了醫生來看。醫生說是普通感冒,但老人年紀大了,要特別注意。鐵柱付了藥錢,又叮囑鄰居幫忙照看,這才憂心忡忡地回家。
三天后,鐵柱正在院子里收拾豬肉,鄰居急匆匆跑來:"老周,不好了,王婆婆不行了!"
鐵柱扔下手中的活,飛奔到王婆婆家。老人躺在床上,呼吸微弱,村里的醫生正在搶救。鐵柱站在一旁,手足無措。最終,醫生搖搖頭,宣布王婆婆去世了。
鐵柱的眼眶紅了。雖然早有預感,但真正面對時,還是難以接受。這個看著他長大的老人,就這樣安靜地走了,像一片枯葉悄然飄落。
村里為王婆婆辦了簡單的喪事。鐵柱忙前忙后,出錢出力。整理遺物時,他們在王婆婆的枕頭下發現了一個布包,里面整整齊齊地放著幾千塊錢,還有一張紙條:
"這些錢是鐵柱這些年給我買肉的錢,我一分沒花,都存著。鐵柱心善,但我不能白拿。我走了,錢還給鐵柱,算是老婆子最后的心意。"
鐵柱捧著布包和紙條,淚水終于奪眶而出。他沒想到,自己微不足道的善意,老人竟如此珍視。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喪事過后,鐵柱的情緒一直很低落。小強看在眼里,沒再提視頻的事。直到一周后,小強突然興奮地沖進院子:"爸!火了!我們的視頻火了!"
原來,小強上傳的殺豬視頻在網上引起了轟動,點擊量超過百萬。許多人留言稱贊這種傳統手藝,還有人詢問如何購買鐵柱的豬肉。
"爸,你看,"小強翻著手機上的留言,"有人說想專程來我們這買肉,說這才是真正的農家土豬肉!"
鐵柱看著那些陌生的名字和熱情的留言,有些恍惚。他沒想到,自己做了大半輩子的活計,在年輕人眼里竟成了"傳統文化"。
接下來的日子,鐵柱的肉鋪生意突然好了起來。不僅有本村人,還有許多城里人專程開車來買肉。小強幫鐵柱開通了微信下單,甚至還設計了簡單的包裝。鐵柱依然堅持著傳統的殺豬方法,只是現在,他的顧客不再局限于這個小村莊。
一天傍晚,鐵柱和小強坐在院子里喝茶。
"爸,我想好了,"小強突然說,"我打算辭職回來幫你。"
鐵柱一愣:"你那工作不是挺好的嗎?"
"是好,但沒意思。"小強看著遠處的山巒,"我想把你的手藝發揚光大,做成品牌。這不只是賺錢,更是一種傳承。"
鐵柱沉默良久,最后點點頭:"隨你吧。不過有一點,給王婆婆送肉的傳統不能斷。現在她不在了,村里還有別的孤寡老人..."
"我知道,"小強打斷他,"我跟你一起送。"
鐵柱笑了,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夕陽的余暉中,父子倆的影子交融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