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上,本田宣布與中國科技企業寧德時代、Momenta、DeepSeek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標志著這家日系車企正式開啟“智電一體化”轉型。這場合作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強強聯合,更是全球汽車產業權力結構變遷的縮影--中國智能電動技術正從“跟隨者”躍升為“定義者”,而傳統車企的轉型路徑也被徹底改寫。
技術破局:三巨頭補齊本田“智電木桶”短板
本田此次合作精準覆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動力電池三大核心領域。
寧德時代:共同研發磷酸鐵鋰電池與CTB電池一體化技術,解決日系電動車續航短、成本高的痛點,預計首搭于燁品牌第三彈車型,電池能量密度提升15%,低溫性能優化30%。
Momenta: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全場景輔助駕駛方案,覆蓋高速/城區領航、自動泊車等高階功能,目標實現L3級自動駕駛能力。其量產經驗(累計合作車型超140款)將助力本田快速落地智駕功能,適配周期縮短至3-6個月。
DeepSeek:搭載AI大模型的智能座艙系統,語音交互響應速度提升40%,支持多輪對話與場景化服務,首搭于燁品牌S7、P7等車型,并通過OTA升級持續進化。
這一組合拳直擊傳統車企轉型痛點:寧德時代彌補電動化短板,Momenta破解智駕研發高投入難題,DeepSeek重塑人機交互體驗,形成“技術-量產-迭代”閉環。
戰略轉型:從“本土化適配”到“中國技術主導”
過往合資車企核心技術由外方主導,中國團隊僅負責本土化適配。此次合作中,本田直接將中國企業的技術方案納入全球車型開發體系,甚至計劃將合作成果反向輸出至海外市場。
通過綁定“智電三巨頭”,本田構建起以中國為核心的智能電動供應鏈網絡。例如,寧德時代在本田日本櫪木研發中心設立辦公室,Momenta的“無圖智駕”技術突破地域限制,均為全球化技術輸出奠定基礎。
這種轉變背后,是中國智能汽車技術迭代速度的碾壓性優勢:Momenta的“世界模型+強化學習”方案已領先歐美車企兩代技術,DeepSeek的AI交互系統每日可完成百萬級場景訓練,寧德時代的CTB技術讓電池包體積利用率突破72%。
行業沖擊:新合資時代開啟“技術普惠”戰爭
市場層面,預售開啟1小時訂單破萬,頂配版GT較競品便宜1.6萬元卻多出L2+智駕、座椅加熱等配置,以“技術平權”顛覆10萬-20萬元市場價值標準。
產業層面:Momenta市場份額達60.1%(超華為+車企自研總和),DeepSeek接入20余家車企,寧德時代穩居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中國“智電三巨頭”形成技術-生態壁壘,迫使跨國車企放棄全棧自研幻想。
模式層面,從“單點采購”轉向“深度共創”,例如本田與Momenta聯合開發端到端大模型,與DeepSeek共建AI訓練數據集,技術合作深度遠超傳統供應商關系。
這場變革的本質,是中國智能電動技術從“產品輸出”升級為“標準輸出”。正如本田燁品牌GT車型所示:主駕AI沉浸式運動座艙與副駕“款待空間”的設計哲學,已跳脫出傳統日系車的功能主義,轉而定義智能時代的出行體驗范式。
長遠來看,這場合作或將重塑全球汽車產業規則。中國技術企業通過“模塊化賦能”成為智能電動時代的“安卓系統”,而傳統車企則演變為“集成商”與“品牌運營商”。當本田GT的駕駛樂趣與DeepSeek的AI服務、Momenta的智駕安全深度融合時,汽車產業的競爭維度已從“機械性能”升維至“生態協同”。
一場沒有退路的產業革命
本田的“中國技術豪賭”,既是傳統車企求生欲的集中爆發,也是全球汽車產業權力轉移的標志性事件。當寧德時代的電池、Momenta的算法、DeepSeek的AI成為智能汽車的“新三大件”,這場由技術普惠驅動的產業革命,終將倒逼所有參與者重新回答一個根本問題:在智能電動時代,汽車的核心價值究竟由誰定義?答案或許早已寫在中國企業的技術代碼與市場實踐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