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時,蘭州九州大道社區的街巷還籠罩在薄霧中,可是黨亞光鹵味店的燈光已穿透玻璃。案板上新鮮的豬頭肉泛著光澤,20余種香料在砂鍋里咕嘟作響,這個來自河南駐馬店的“90后”,正用15年如一日的堅守,在黃河之濱熬煮著屬于自己的幸福滋味。
千里赴隴 街頭承匠心
2009年,16歲的黨亞光跟隨家族長輩從豫南平原來到蘭州。“記得剛下火車,迎面的風沙裹著牛肉面的香氣,我知道新生活開始了。”回憶讓黨亞光眼角泛起笑意。在家族傳承的早餐鹵味手藝的浸潤下,這個少年很快在九州大道盤下一間20多平方米的小店。
為保證食材品質,黨亞光堅持“跨城取材”。豬頭肉選自距離蘭州200公里外的定西散養黑豬,燒雞必定采用當日宰殺的三黃雞,就連涼拌黃瓜也要清晨5時前往大青山農貿市場采購。“好味道藏在細節里,祖輩傳下的規矩不能破。”黨亞光擦拭著案板說。他的秘制鹵料更是經過百次調試,20余種香料按黃金比例調配,經8小時文火慢熬,成就了色澤紅亮、入口即化的招牌鹵味。
勤勞嚴謹 小店贏口碑
凌晨3時,當城市還在沉睡,黨亞光已經開始在廚房忙碌。清洗、焯水、鹵制、切片,每道工序都帶著刻進骨子里的嚴謹。“鹵豬頭肉要先泡血水,燒雞必須涼水下鍋,這些細節決定了口感。”他邊說邊將鹵好的豬耳朵整齊地碼放,案板上蒸騰的熱氣模糊了他的眼鏡。
日均15小時的高強度勞作,黨亞光卻樂在其中。店里的招牌豬頭肉,經8小時慢燉后軟糯脫骨;秘制燒雞撕開時肉汁四溢;搭配清爽解膩的小涼菜,吸引著九州大道的居民們紛至沓來。為拓寬經營,他還增加了糧油銷售,“多一份營生,就多一份保障。”靠著這份勤勞,小店日均銷售額穩定在千元以上,成為周邊居民心中的“放心檔口”。
扎根蘭州 異鄉筑新家
15年的時光,黨亞光不僅收獲了事業,更在蘭州扎下了根。他將父母接到身邊,在九州片區購置了溫馨的三居室,讓異鄉真正變成了家。“剛來時住的是地下室,現在能讓家人住上樓房,一切辛苦都值了。”說起這些,他的眼中滿是自豪。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黨亞光格外重視教育。兒子已上初中,成績穩居年級前十;女兒正在上小學,表現優異。盡管每天收攤已近深夜,他仍堅持檢查孩子的作業。“再忙也要給孩子做好榜樣,讓他們知道努力就能改變生活。”他的話語樸實卻充滿力量。
當被問及未來的規劃時,黨亞光笑著說:“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健康,看著孩子長大成人。”在他看來,能夠用雙手撐起一個家,讓顧客吃上放心美味,就是最踏實的幸福。
從初來乍到的異鄉客,到扎根蘭州的“新市民”,黨亞光的故事是萬千奮斗者的縮影。在九州大道的煙火氣里,他用一鍋鹵味溫暖著食客的胃,用15年的堅守詮釋著幸福的真諦。正如他所說:“日子就像這鹵湯,慢慢熬,總會熬出好滋味。”這樣的奮斗故事,每天都在黃河之濱的街巷里悄然上演,匯聚成新時代蘭州最動人的城市注腳。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桑杰才讓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