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在天門市召開湖北省農業科技“五五”工程、院士專家科技服務“515”行動助力小麥大面積單產提升現場推進會。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湖北的國家及省級小麥單產提升縣(市、區)農業農村局和農技推廣中心等單位相關專家,小麥相關種子企業及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代表參會。
開展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種業必須先行。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總農藝師梅書棋介紹,該院積極開展優質良種促單產提升行動,圍繞小麥半冬性、商品性、抗病性等重要性狀開展育種攻關,先后培育出“鄂麥006、鄂麥590、墾麥58”等一批優良新品種,建立了小麥抗逆豐產增效技術體系,為促進湖北小麥產業高質量發展和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要繼續加強生產急需的小麥突破性育種,加大科企聯合良種繁育力度,開展有組織協同推廣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加強生產技術配套服務,挖掘小麥單產提升潛力、拓展單產提升效益,進一步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襄陽南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馬恒分享了開展小麥品種引進對比的情況。2023年秋該縣引進“鄂麥590”,綜合表現突出,排名靠前,吸引了種糧大戶關注。2024年該縣依托部級小麥綠色高產高效行動項目,在全縣80個種糧大戶建立示范基地0.8萬畝,輻射面積達4.8萬畝,近期理論測產單產在450~500公斤,預測500公斤以上比例達60%左右,呈現“成穗率高、穗粒數多”的特點。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揚州大學教授朱新開,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作所研究員朱展望,分別講授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小麥單產提升技術路徑、湖北小麥大面積單產提升策略與技術。
據了解,自2022年以來,湖北省農業科學院依托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院士專家科技服務農業產業鏈“515”行動(協同推廣)項目,組建了一支農科教緊密合作的小麥技術服務團隊,圍繞湖北小麥大面積單產提升,從種、管、收等全環節開展技術服務工作,示范推廣稻茬麥抗逆豐產栽培等技術十余項,有效帶動全省小麥種植水平提高。
來源:農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