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陳琳)近期,市場監管總局和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防范“保健品”詐騙老年人消費提示,提醒老年消費者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遠離詐騙陷阱。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長,老年人追求健康養老的美好愿望推動“保健”市場日益繁榮。一些不法經營者炒作“保健品”概念,通過低價旅游、免費講座、免費雞蛋以及“包治百病”等形式,設置套路與陷阱,對產品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誘導老年人消費,損害老年人合法權益。
老年朋友在選購“保健品”時,要認清“保健品”本質,科學理性消費。所謂“保健品”產品數量眾多,大致分為用品類和食品類。用品類一般包括保健功能紡織品、保健器械、五官保健用品、生殖健康保健用品等外用產品。食品類主要包含經注冊或備案的保健食品、按照國家標準聲稱營養成分功能的普通食品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保健食品不能宣傳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選購產品時,切記認清產品本質、查看產品功能或功效是否經過科學驗證,切勿把食品當藥品、把用品當醫療器械,更不要過度依賴“保健品”。身體不適、治療疾病要去正規醫院就診,避免貽誤病情。
警惕虛假營銷套路,遠離消費欺詐。不法商家常常通過虛假宣傳、夸大功效等手段誘導老年人購買“保健品”。選購過程中要做到“三個注意”:注意警惕“免費”陷阱,避免被免費健康講座、免費體檢、免費禮品等誘導進入消費陷阱。注意拒絕夸大宣傳,果斷拒絕違背科學常識、宣稱具有“神奇療效”“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注意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選擇證照齊全、信譽良好的商場、超市、連鎖店或網店選購,避免通過街邊小攤、無證無照小店、陌生人推薦等渠道購買。
同時,要提高識騙防騙能力,多學習防騙知識,多聽取家人意見,多關注消費維權。一旦發現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時,可以及時撥打12315向消費者協會、市場監管部門或撥打110向公安機關投訴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