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簡陋,窗戶漏風,這樣的條件是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王家鎮中心學校柏楊小學的教學現狀。
孩子們的書包磨破了邊角,鉛筆短到握不住也不舍得丟。在春季雨水頻繁的時候,孩子們只能擠在角落上課,用凍紅的小手寫字,但他們的雙眼始終明亮,對知識充滿渴望,用最樸素的快樂堅持著求學夢。
4月7日,“志愿匯”聯合舊衣回收平臺開啟了第二十期“愛心回收”公益行動,回收志愿者閑置的舊衣舊書,根據回收的總重量采買全新的物資,再進行精準幫助。一件舊衣,能給孩子們換來一本結實的新作業本;一本舊書,能變成教室的一盞明亮臺燈。
自2023年活動開展以來,舊衣舊物不斷被賦予新的價值。僅2024年全年,就有263.2噸舊衣被回收,舊物新生,“志愿匯”實實在在地助力了588名學生的求知之路。
在四川省宜賓市珙縣洛亥鎮白沙村小學,孩子們激動地拆開文具大禮包,用彩色水筆在嶄新的本子上繪畫出他們想象中的繽紛世界;在珙縣洛鄉鎮高臘民族小學,孩子們圍上溫暖的圍脖,即使在0℃的教室里,不那么瑟瑟發抖。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古坡鎮大卜峪小學的學生甄建利認認真真地寫下:“真心感謝大哥哥、大姐姐給我們送來的溫暖,我們一定好好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
“小善舉”彰顯“大愛心”。20期“愛心回收”公益行動的背后,是“志愿匯”長期致力于通過提供數字化服務,推動“互聯網+社會治理、互聯網+慈善發展、互聯網+文明建設、互聯網+鄉村振興”等多種符合現代化互聯網公益發展的應用場景不斷壯大的生動縮影。經過多年建設運營,“志愿匯”已經實現了全系統、多層次、廣覆蓋的產品集成優勢成為全國領先的志愿服務應用平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鄉村教育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石、建成教育強國的關鍵環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支撐。作為全國領先的志愿服務平臺,“志愿匯”正以涓滴之力、公益生態,托起鄉村孩子的未來之夢,助力鄉村振興,讓每一份善意都能精準抵達需要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