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杭州日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記者稱,對華145%關稅確實很高,協議達成后美對華關稅將大幅下降,但不會降至零。對此,我方發言人表示表示,中方早就指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對于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對話。一邊說要同中方達成協議,一邊不斷搞極限施壓,是行不通的。
特朗普對華加征天價關稅后,不僅沒有等來中國打來的“求和”電話,反而是一套精準且有力的反制組合拳,且打得美方出乎意料的疼。美國國內產業哀鴻遍野,無力承擔額外的成本上漲,從而導致停工、停產等一系列嚴峻問題。同時,美國金融市場也出現劇烈波動。全球投資者減持美股、拋售美國國債、美元指數走低、金價飆升,美國金融體系面臨崩潰的的巨大風險。為此,特朗普表示他或“大幅降低”對華關稅,但“不可能是0”。
特朗普(資料圖)
根據統計,美國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僅增長1.2%,較中國6.8%的增速明顯遜色;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銷量暴漲42%,而特斯拉因稀土斷供風險被迫調整生產計劃;波音公司更因中方暫停接收飛機,面臨12億美元損失,其總裁奧特伯格在國會直言“自由貿易對波音至關重要”。重重壓力之下,在摩根大通舉行的閉門會議上,美財長貝森特罕見說了實話,他認為中美關稅戰根本“不可持續”,而且說中美之間現在的高關稅狀態,已經等于“互相禁運”。
很顯然,特朗普這是扛不住了,此前多次聲稱即將與中方達成協議,還瘋狂暗示想讓中方給他打電話,但中方就是沒給臺階,打就奉陪到底!所以打不贏“關稅戰”的他只好攤牌,28天內將向中國“搖白旗投降”。不過,對于美國政府來說,不僅要看他怎么說更要看他怎么做,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反復無常的政策變化早已屢見不鮮。雖然口頭上有“求饒”的意思,但保不準美方會在背地里依然使陰險的招數。
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體披露,美財政部長貝森特提議,以“棄臺”換取中國大陸勉去部分美債。其實,早在2015年奧巴馬擔任總統期間,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辦公室主任沙利文也曾提出過類似的主張。如今,貝森特舊事重提,顯示出了美國在涉臺問題上的真實想法,那就是臺灣地區是美國戰略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而非不可或缺的伙伴。正因如此,賴清德才一再挑釁大陸,煽動兩岸對抗與敵意,顯示自己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同時,面對美國的關稅霸凌,賴清德不僅不敢說半個不字,還承諾追加對美軍購和投資。
另外,臺積電近日公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臺灣以外的境外工廠出現盈虧兩極分化,其中大陸南京廠盈利高達近260億元,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則虧損近143億元。根據臺積電最新披露的年報,在境外工廠中,臺積電南京廠表現出眾,2024年盈利259.54億元,高于2023年的盈利(217.55億元),近四年累計盈利超800億元。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2024年虧損142.98億元,較2023年虧損擴大33.73億元,近四年累計虧損超394億元。
美財政部長貝森特(資料圖)
島內擔憂對美投資可能導致技術外流,并擠壓臺灣本土產能。臺積電預計未來30%的2nm先進制程產能將來自美國,但高成本可能拉低整體毛利率。在中美科技博弈背景下,臺積電通過多元化布局降低地緣風險,但需平衡效率與安全。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盡管美國廠短期虧損,但長期目標是構建“美國制造生態鏈”,滿足客戶本地化需求。而南京廠的持續盈利則凸顯大陸市場的戰略價值。不過,美國廠的高成本、供應鏈瓶頸及技術外流風險仍是未來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