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特朗普,永遠能擊敗昨天的特朗普,明天的特朗普,永遠能讓今天的特朗普感到不知所措。作為美國有史以來“最不按套路出牌”的總統,特朗普將“肆意妄為”演繹得可以說是淋漓盡致。
五月第一天,包括華盛頓、紐約、洛杉磯在內的全美多地,再次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特朗普”抗議游行。抗議者們認為,特朗普下令大驅逐非法移民、發起關稅戰的行為,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憤怒的抗議者們拒絕就此罷休,他們準備在5月2日與3日接著舉行針對特朗普的示威活動。在這些抗議者看來,特朗普應該立即辭職主動讓賢,而不是繼續在白宮發號施令。
美國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即將超過100天之際,特朗普的支持率創下了80年以來“美國歷任總統的同期最低紀錄”。很多美國民眾認為,再讓特朗普胡作非為下去,美國經濟就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有可能會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經濟政策失誤,美國與全球經濟將因此受到嚴重影響。隨著時間推移,關稅將加劇美國通脹,還會導致美國生產總值下滑。
實際上,特朗普已經創造了歷史。這位翻臉比翻書還快的白宮之主,居然成為了美國史上最富有的總統。據CNN報道,執掌白宮才過去100天的特朗普,就發表了上百個虛假表態。
在這之前,美國還沒有出現過這么謊話連篇的白宮之主。
特朗普創下的這個歷史,難免會讓美國民眾心碎不已。
很難想象,通過各種方式為特朗普家族謀取利益的特朗普,居然會在發表演講時堂而皇之地表示,建議美國商科學生投身工廠與車間。
不知所以然的,還以為特朗普的家族成員都在用行動“推動美國制造業回流”。
恩,當美國企業、民眾、消費者為關稅戰買單之際,特朗普卻在悄無聲息地攫取利益。闖下大禍的特朗普,還不忘呼吁美國民眾暫時忍受痛苦,這豈不是何不食肉糜?從這個角度看,很多美國選民后悔投票支持特朗普,確實不值得奇怪。
雖然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但特朗普并不打算就此罷休。關鍵時刻,特朗普又干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過河拆橋。特朗普在1日宣布,提名華爾茲為下一任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美國務卿魯比奧將接替華爾茲、臨時兼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表面上看,特朗普這么做,似乎給華爾茲提供了一個借坡下驢的機會。因為“泄密門”事件愈演愈烈的原因,華爾茲與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引起了眾怒。
特朗普沒有直接拋棄心腹華爾茲,而是提前為華爾茲找好退路,確實顯得特朗普很“貼心”。
但實際上,特朗普這么做的根本原因,沒準是為了“棄車保帥”。必須給美國民眾一個交代的特朗普,選擇了掩護赫格賽思,而不是保護華爾茲。
某種程度上說,華爾茲被迫離開白宮,也是白宮內訌升級的表現之一。據美媒透露,美國財長貝森特曾多次與納瓦羅發生激烈爭吵,華爾茲在白宮也承受著巨大壓力。對于華爾茲犯下的致命失誤,白宮人員感到非常憤怒。
特朗普在這個時候拋棄華爾茲,多少都有點過河拆橋的味道,難免會讓特朗普的忠誠支持者倒吸一口涼氣。
至于誰能長期替代華爾茲、特朗普接下來會不會對赫格賽思下手,暫時還是未知數。
第二件事,極限施壓伊朗。按照美國與伊朗的計劃,兩國將在5月3日舉行第四輪談判,在這之前,伊朗會先與英法德舉行談判,時間在5月2日。
然而,就在以色列為“美伊有望達成協議”而坐立不安之際,新的變數出現了。
阿曼在1日表示,因為后勤原因,美伊將推遲談判。恰好在同一天,美國宣布了針對伊朗的新制裁措施。
特朗普在1日表示,任何從伊朗購買石油或石化產品的個人或國家,都將遭受美國制裁。特朗普釋放的信號很明確:在伊朗答應美國的要求之前,美國將致力于切斷伊朗的石油出口,任何購買伊朗石油產品的經濟體,都將為此付出代價。
那么問題來了:特朗普的威脅是否有用?
不言而喻。如果最后通牒有用,伊朗的石油出口早就讓美國給切斷了。
就“要不要與美國就核問題達成協議”的問題,伊朗現在有些舉棋不定。
一方面,伊朗確實擔心特朗普發起報復,比如直接轟炸伊朗、對伊朗發起前所未有的制裁等。伊朗很清楚,以伊朗目前的實力,與美國硬碰硬的結果,肯定是付出沉重代價,更別說美國身后還站著以色列與英法德等盟友了。
另一方面,伊朗又很擔心一件事:達成協議后,美國再次“退群”,說到底,特朗普沒少干這種事。
還有就是,伊朗擔心美國在最后階段變臉、開出讓伊朗難以接受的條件,比如要求伊朗不再發展彈道導彈。
特朗普在談判之前敲打伊朗,顯然有增加談判籌碼的意味,但這不意味著伊朗會讓美國如愿以償。
第三件事,“一切都怪拜登”。在美國2025年第一季度生產總值環比下降的情況下,特朗普選擇了甩鍋拜登。
特朗普表示,美國民眾應該保持耐心,他的關稅政策最終會讓美國走向繁榮。
特朗普認為,美國經濟之所以會出現當下的問題,罪魁禍首是拜登,而不是特朗普。再過段時間,美國將迎來從未有過的繁榮。
特朗普參加過三次大選,對手分別是希拉里、拜登與哈里斯,但擊敗過特朗普的卻只有拜登。
對于“敗給拜登”這件事,特朗普一直耿耿于懷,在離開白宮的那四年,特朗普沒少痛斥與諷刺拜登。即便在當下,特朗普隔三岔五也要諷刺拜登。在特朗普看來,拜登是美國史上最糟糕的總統,沒有之一。
但問題在于:今天執掌白宮的是特朗普,不是拜登。發起關稅戰的是特朗普,在全球揮舞制裁大棒的是特朗普,導致美國損失慘重的,仍然是特朗普。
對此,美國民眾與全世界都看在眼里。
事實擺在眼前。特朗普在參議院的影響力已出現下滑,部分共和黨參議員還倒戈民主黨了。按照這個趨勢,特朗普很可能會在明年輸掉國會選舉。
只是不知道等到那時,特朗普還會不會甩鍋給拜登?
第四件事,對俄羅斯變臉。烏克蘭與美國達成礦產協議后,如愿以償的特朗普,準備為基輔提供新的軍事援助。
據《基輔郵報》透露,特朗普打算批準對烏克蘭出口價值5000萬美元或以上的軍售。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至今,美國首次計劃批準對烏克蘭的武器出口,意義不言而喻。
在這之前,特朗普曾威脅要停止軍援烏克蘭,也曾威脅要對俄羅斯擴大制裁。
事實表明,特朗普對普京表示憤怒、稱俄羅斯不應該襲擊基輔、呼吁莫斯科同意停火協議,不是無緣無故的。
在基輔同意與美國達成礦產協議的時候,特朗普就改變了對于俄烏沖突的立場。俄羅斯這次確實大意了。
特朗普還有意為烏克蘭提供F-16戰機的零部件,此舉有可能會改變俄烏沖突的走向,這不是俄羅斯想看到的結果。
澤連斯基表示,他已成功說服特朗普,讓特朗普對俄羅斯采取更強硬的立場。
美國還釋放了一個信號:接下來,美國將繼續致力于調停俄烏沖突,但不會像之前那樣飛到世界各地去斡旋,美國將不再擔任調停人,而是轉向呼吁俄烏展開直接對話。
這被認為是美國轉變態度的重要標志。
很顯然,美國并不愿意看到俄羅斯成為最終贏家。特朗普想要的,是繼續敲打俄烏歐盟,將三大勢力同時擺上餐桌。
關稅戰、俄烏沖突、美伊談判……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特朗普的話不值得信任。
人無信而不立,國無信而不強,這個道理,不可一世自視甚高的特朗普似乎永遠都不懂。
對于美國,我們應該聽其言觀其行。美國說了什么沒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美國做了什么。
且看特朗普接下來怎樣出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