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期“崛起江淮 ”樞紐經濟專題學術研討會淮安成功舉行
為落實江蘇省委提出的“支持淮安利用綜合交通優勢高質量發展樞紐經濟”的目標及淮安市委市政府有關強化樞紐功能能級,更好將“交通優勢”變為“發展勝勢”的要求,由淮安市現代物流學會、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淮安市快遞協會、淮安市現代服務業研究會、淮安市綜合交通運輸學會運輸物流分會、淮安市政協經科委、淮安市物流產業商會等 9 家單位共同舉辦第 37 期“崛起江淮 ”樞紐經濟專題學術研討會4月28日在淮安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成功舉行。
“崛起江淮 ”樞紐經濟專題學術研討會會場
本次研討會由淮安市現代物流學會會長徐揚主持,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教授張維到會致辭,他指出:“淮安作為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將“交通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我校始終秉持“服務地方經濟”的辦學理念,積極發揮專業優勢,深化產學研合作,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這次部門領導、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物流企業家、論文作者一共有70余人參與研討和交流,他們對標淮安發展樞紐經濟各抒己見,討論熱情洋溢而富有針對性,表達了建設偉人故里的堅強信心和決心。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教授張維(右二)
聚焦樞紐經濟,共話發展藍圖
淮安市現代物流學會原會長、淮安市民建專職副主委龐進亮以《構筑國家級郵政快遞樞紐的思考與建議》對論文進行了詳細解讀,并強調需強化政策引導與資源整合。淮安市政協原二級巡視員朱潔在《淮安水運樞紐經濟發展思考》中,剖析水運經濟潛力與實施路徑。淮安市政協委員趙峰對《聚力樞紐經濟發展 重塑現代產業體系》論文解讀深刻,他提出科學謀劃,高位推動樞紐經濟快速發展;體系重構,提升樞紐經濟質態和集聚度;明確方向,全力推進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改革創新,推動樞紐經濟做大做強的四點建議。淮安市鐵路辦副主任段文揚建議《加快淮安新港物流園建設,從而助力淮安發展樞紐經濟》必須制訂多園同心發展戰略規劃,提升淮安新港樞紐的集散能力,加大鏈主企業的培育和招引力度支持本地企業傍大靠強、明確細化政策保障措施。
淮安市鐵路辦副主任段文揚(前右二)
淮安大成港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懿對論文《航運樞紐數字物流產業支撐,關于依托黃碼港建設長三角北專業市場的思考》也做了精彩解讀,在他看來,黃碼港建立商品專業市場作用非常巨大,是內河港口功能延伸的重要平臺,是現代臨港產業優勢的形成的有效方式,是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淮安港口城市發展的一張靚麗的名片。淮安完全可以規劃入園鐵路、延伸疏港道路、完善集疏運體系,建設糧食交易、鹽產品交易、鋼材建材交易類專業市場。他指出,行業痛點在于淮安港口功能單一、沒有產業支撐,必須要用市場化手段解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
淮安市交通運輸服務中心韓文承科長解讀論文《優化“四最”營商環境,促進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加快淮安市多式聯運的高質量發展研究》更有代表性,他提出如下思路,加快提高綜合貨運樞紐承載能力,加強淮安港三期自動化碼頭建設,加快鐵水聯運提升項目建成投產,打通鐵路進港“最后一公里”,實現集裝箱年吞吐量100萬標箱;創新多式聯運組織形式,實現物流業提質增效;打造樞紐經濟,深入推進港城融合,努力推進一城一港一主體的格局;加大市場挖潛力度,擴大淮安多式聯運的市場規模;加強技術裝備升級水平,確保淮安各類運輸高效銜接;強化政策制度保障,營造良好的市場運營環境。
黃碼港數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剛結合地方實際分享了《如何利用綜合交通優勢高質量發展樞紐經濟》的觀點。他表示,圍繞打造東部地區陸海聯運大通道目標,促進交通與城市、產業要協同發展;突出數智賦能,提升物流產業數字化水平;推動樞紐經濟與城市經濟深度融合;加強區域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接下來,淮陰工學院管理工程學院戴權博士做了精彩發言,他在論文《樞紐經濟背景下淮安市數智物流平臺發展建議》中提到淮安數智物流平臺不足:一是平臺協同有待優化,樞紐效能有待提升;二是數字資源利用不足,數據價值未能顯現;三是服務能級期待躍升,價值鏈條期待延伸。他同時指出,淮安要打造多式聯運的數字化樞紐,強化水陸空協同作用;創新低空物流網絡,賦能特色產業高效流通;利用AI驅動的資源聚合平臺,破解中小物流企業的物流痛點;構建數字孿生生態,升級口岸樞紐智慧化能級。
戴權博士建議,淮安數字化平臺發展要打造示范場景案例,推動平臺生態智慧化改造升級、統一數智物流平臺技術體系,同時深化數據智能應用,提升服務能級與價值延伸。淮安必須重點打造出“產業、技術、人才”的創新共同體,夯實數智化這一重要根基。
淮陰工學院管理工程學院戴權博士
最后,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物流與交通旅游學院魯慶堯博士的論文《淮安物流樞紐能力的現狀分析與提升對策研究》更是入木三分。他認為淮安物流樞紐功能有待完善,物流運營總量偏小,物流企業多而不強,智慧化程度不高,他指出,要科學規劃物流樞紐網絡結構,完善物流樞紐的基礎設施,推動物流樞紐與產業協同發展,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加強物流樞紐能力建設。
成果豐碩,聚力未來
本次研討會共征集論文28篇,涵蓋樞紐經濟戰略規劃、數智化轉型、產業融合等領域,匯編成冊供各界參考。自由交流環節,與會嘉賓圍繞論文內容展開又熱烈討論,提出多項合理化建議,涵蓋了加快新港物流園建設、推動航運數智化升級、深化“政產學研用”合作等。 淮安市現代物流學會會長徐揚指出,學會將繼續發揮平臺作用,聯系政府部門、高校和企業,積極推動交通與物流領域深度融合,為淮安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淮安市現代物流學會會長徐揚
本次研討會很實在,敢于講真話,又抓住了問題的實質。淮安市郵政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閆峰提出了四點看法,一是信息化系統要盡快整合,二是多式聯運的模式要創新,三是突出物流金融的杠桿作用,四是強化實物和空間的有效轉化。
此外,淮安漣水國際機場黨委書記、董事長董清,淮安市港航中心主任羅衍慶,淮安市物流產業商會會長許伯棟,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物流與交通旅游學院院長周愛群以及淮安市發改委、市交通局、相關交通運輸企業等單位負責人就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樞紐功能、推動物流降本增效等議題進行表態發言,淮安市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王兆文對會議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并呼吁政企學研協同發力,迎接淮安樞紐經濟發展的美好春天。
這是一次圍繞樞紐經濟專題的成功的研討會,積極向上而又富有建設性和創新性,如春風化雨,無聲地潤澤著這座美麗的未來樞紐之城。(王成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