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科技新知 新能源車組
作者丨茯神
編輯丨主木 主編丨九黎
“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前不久的上海車展上,李想帶著回爐升級后的理想MEGA,重新站到了公眾面前,與去年理想MEGA首發前夕的高調相比,如今的李想多了一份沉穩。
“非常值得看的視頻,喬布斯在的話,蘋果汽車應該就是這樣的。”彼時的李想在朋友圈發布理想MEGA的預告宣傳片時如此配文,頗有一副“教蘋果造車”的姿態。
可惜天不遂人愿。理想MEGA后來所陷入的輿論漩渦,不僅是李想及其團隊始料未及,讓外界看來也頗有些陰差陽錯。為了降低風阻系數而稍顯大膽前衛的子彈頭外觀設計,竟被好事者通過修圖惡搞為神似“靈車”的模樣,進而產生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關鍵在于,理想旗下其他車型的總銷量似乎也受到MEGA牽連,從2024年3月的3,229輛大幅度回落到4月的1,145輛。官方披露理想MEGA在過去12個月的月均銷量為1100余輛,坦誠沒有達到月銷8000輛的目標預期。“首要責任人”李想也一度告別“微博之王”的身份,宣布閉關潛心復盤。
在2024年一季度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中,有人問及理想后續M系列純電SUV的產品規劃,李想直言道,“公司今年不會發布純電SUV產品,會放在明年上半年。”
如今承諾之期已到,理想MEGA的Ultra智能煥新版和Home家庭特別版,果然如約而至。表面上,這是李想對過去失利的一次補救,背后實則是其在高端純電MPV市場的二次攻堅,也引發了人們對理想汽車未來發展的諸多遐想。
被雷軍認可的試驗品
回到去年理想MEGA正式上市的3月,作為首席產品經理在理想ONE和L系列上連續收獲成功的李想,理所應當地認為,MEGA將是理想汽車下一個爆品,有信心成為50萬元以上乘用車銷量第一的產品。
然而,第一次滑鐵盧到來得如此猝不及防。受負面輿論病毒式傳播的影響,理想MEGA上市的72小時內,全國大定訂單約3218輛,退訂量卻高達10297輛。
就是這樣一款被市場教育了的“失敗之作”,卻在近一年后得到了來自友商的正名。
通過小米SU7成為“車圈新王”的雷軍,在年初接受央視的采訪時,毫不吝嗇地夸贊特斯拉和理想的創新精神,他認為特斯拉的Cybertruck和理想的MEGA都是很有創新的作品。
圖/特斯拉的Cybertruck
被“行走的流量”點贊的效果也立竿見影。有社交媒體上公布的即時數據稱,3月9日16點之前,理想MEGA的潛在用戶關注指數非常正常,維持在28%左右。但當天18點23分之后,這一數據直接暴漲到60%以上,而這個恰好是雷軍相關受訪言論在電視上播出的時間段。
這并非雷軍第一次向理想投來善意的支持。就在理想MEGA處于意外風險之際,李想緊隨其后推出性價比極高的L6系列,雷軍就在公開視頻中表示想要購買一輛。正在閉關中的李想,還特意在微博上回復要送上一輛理想L6 Max以示感謝認可。
圖/理想L6
事實上,理想MEGA的首發失利,并不能完全歸因于來自外部的攻訐。當時來自一線消費者的親身體驗,也指出了新車的諸多不足和缺點。比如缺失后輪轉向、調頭半徑過大的機械短板,以及純電架構的高速能耗問題。
李想在事后的復盤中也承認:“現階段銷售中高端純電SUV,足夠多的自營超充樁是必要條件,我們認為,當自營的超充樁數量達到和特斯拉中國相近的數量時,才是產品推向市場的合適時機。”
另外,理想MEGA的價格定位策略也遭遇同期來自小鵬的競品X9的狙擊。高達20萬元左右的價差,讓哪怕是再小的毛病,到了消費者眼里也變成了揉不干凈的沙子。
最終,有數據顯示2024年理想MEGA的全年交付量為1.3萬輛,僅占品牌總銷量的2.2%。不過,也有不少消費者在購車后的實際體驗中,逐漸發現李想作為產品經理的天賦,一些細節場景中的貼心也發酵出小眾圈層之中的好評,進而成為現在理想MEGA Ultra智能煥新版和Home家庭特別版的底氣。
純電、高端與MPV
為什么理想以及一眾新能源車企,不選擇聚焦SUV和轎車這兩個大眾賽道持續深耕,而扭頭對MPV這一細分品類如此執著?
首先,MPV車型在汽車市場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需求。盡管其市場份額僅占總體規模的5%左右,但高端MPV車型往往能夠展現出車企的品牌形象和技術實力。更何況市場上還曾出現過像別克GL8這樣的暢銷車型,一度被稱為上汽的“現金奶牛”。它不僅為集團帶來了豐厚的利潤,還提升了別克品牌在高端商務車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李想也曾親手打造出過屬于理想自己的“GL8”——理想ONE。從2019年上市后,理想ONE陸續創造了很多第一紀錄,比如30萬元以上中國品牌豪華車型第一次實現單月交付破萬;中國新勢力首個單車銷量過萬;包括燃油車在內的中大型SUV車型銷量第一,等等。
圖/理想ONE
因此,如果理想MEGA能像當初的理想ONE一樣一炮走紅,那么理想汽車在高端 MPV 市場中便能站穩腳跟,就能吸引更多高凈值人士的關注和認可,為品牌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地基。只是,理想的豐滿沒有敵得過現實的骨感罷了。
其次,MPV 車型的多人乘用場景,與理想汽車一直依賴面向的家庭用車需求高度契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出行的需求日益多樣化。越來越多的家庭希望能夠擁有一輛既能滿足日常通勤,又能應對長途旅行、親子出游等多種場景的車型。MPV自然成了家庭出行的理想選擇。理想 MEGA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包括剛剛推出的升級版本,都是試圖通過創新的設計和智能化的配置,為家庭用戶帶來更加便捷、舒適和溫馨的出行體驗。
然而,在理想 MEGA 沉淪的一年中,市場競爭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2024年,比亞迪旗下的騰勢D9, 以超過10萬輛的成績成為MPV年度銷量冠軍,是其繼2023年取代別克GL8獲得冠軍寶座之后,再次摘得桂冠。
另外,2024年銷量前十的MPV中,插混車型占據五位,包括騰勢D9、嵐圖夢想家、傳祺E8等自主車型,通過插混技術解決了MPV的續航焦慮與油耗問題。這也恰是理想MEGA尚待驗證的痛點之一。
圖源/汽車消費網
整個MPV市場在新能源車企們掀起的多維度競爭態勢下,正在告別大空間工具車的傳統定位和常見的商用場景,轉而向高端化、智能化、家庭化全面進化。而基于對地位下滑的擔憂,別克GL8等老牌王者也開始選擇擁抱時代的變化,主動推出插混版,甚至在宣稱還會推出純電版,以奪回更多話語權。煥然一新的理想MEGA也將迎來更大的挑戰。
一場產品經理的補考
傳統車企在工業化標準體系下,往往更注重技術迭代,而容易忽略產品定義。在小米造車前期的調研過程中,雷軍逛完了各大車展后不禁發出感慨:“你們這哪是做產品,你們這不是靠蒙嗎?”
李想從早年的汽車之家到理想造車,也一直以產品經理的角色自居。這或許也是二人惺惺相惜的原因之一。
可獨特的優勢并非萬無一失。理想汽車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自MEGA上市后開啟了跌跌不休,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就跌去了當時的“1個蔚來+2個小鵬”。王興作為天使投資人也在5年內,先后拋售理想汽車的港股和美股,套現了一百多億。
大洋彼岸的投資者們還聯名發起了訴訟請求,指控稱理想在推出首款電池電動汽車車型MEGA時,夸大了市場對車輛的需求和運營策略的有效性。當然,美股市場上類似的集體訴訟比較普遍,并不會產生太大實際意義上的影響。
相反,這一次脫離預定軌道的急速跌落,也給理想的團隊上了一課。“我們在復盤過程中發現,銷量目標對于用戶而言是沒有價值的,在用戶眼中這是企業自己的想法和計劃,他們更關心的是品牌能夠提供什么樣的產品價值。”理想汽車產品線總裁劉杰如此總結道。
于是,在該理念下誕生的兩款新理想MEGA,保留了最具爭議性的外觀設計,選擇專注于內在體驗的極致追求上。其中,Ultra智能煥新版在智能駕駛方面進行了重點升級,搭載了英偉達的Thor-U芯片,算力達到700TOPS,能耗下降 25%;而Home 家庭特別版則更加注重家庭出行的舒適性和便利性,配備了創新的零重力旋轉座椅、懸浮大桌板等配置,打造出“大客廳模式”等多種情景模式,在空間體驗上區別于同行。
在雷軍的認可、產品配置的升級以及市場對高端家庭用車需求的推動下,理想的新MEGA有望擺脫負面口碑的束縛,開啟新的征程。不過,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仍不容小覷,理想想要在高端純電MPV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還要問問對手們答不答應。
在汽車行業的歷史長河中,每一次技術變革和市場轉型都如同驚濤駭浪,沖擊著各大車企的生存與發展。有的車企在浪潮中崛起,成為時代的引領者;有的則被拍打在沙灘上,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理想汽車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重要一員,其發展歷程也將充滿了起伏與挑戰。
參考資料:雷鋒網,《李想聽勸,MEGA給理想汽車上了重要一課》
汽車公社,《特朗普的MAGA,李想的MEGA》
財經新視線,《理想MEGA曾備受爭議,雷軍為何要點贊?》
智谷趨勢Trend,《理想的代價:MEGA、滑鐵盧和大裁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