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四十條資本(ID:DsstCapital) 作者:紀佳文
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如果谷歌的 Chrome 瀏覽器可供出售,OpenAI 將有興趣購買。”據彭博社報道,在本周關于谷歌搜索壟斷案的聽證會上,OpenAI的高管、產品負責人尼克·特利表達了收購Chrome瀏覽器的意向。該項業務的售價可能高達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59億元)。
事件的起因是,聽證會上,美國司法部認為谷歌的搜索壟斷地位可能延伸到AI領域,提出要求谷歌出售其Chrome瀏覽器,并采取其他措施,以終結法官認定的其在在線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
OpenAI第一個跳出來要買,因為收購Chrome的好處顯而易見。正如特利說的那樣,此舉將使OpenAI 能夠“提供真正令人難以置信的體驗”并“向用戶介紹人工智能優先的瀏覽器是什么樣子” 。此前有消息稱,OpenAI計劃開發新的網絡瀏覽器,就在去年,其還聘請了兩位前谷歌的開發人員。
當然,感興趣的不只是OpenAI ,AI搜索領域的獨角獸Perplexity隨后也表達了積極的收購意向。考慮到 Chrome在全球擁有約 34.5 億用戶,占據了近三分之二的瀏覽器市場份額,任何有財力且尋求流量和分發入口的科技公司都會對這筆收購興致盎然。
但谷歌當然不打算賣。Chrome瀏覽器為谷歌提供了大量用戶數據和流量,這也是谷歌廣告業務的重要基礎;出售Chrome,意味著谷歌需要尋找新的方式甚至是開發新的應用程序,來推廣產品和服務。與此同時,如果谷歌被迫出售 Chrome,它就必須同時出售還支持 Arc 等其他幾款瀏覽器的開源Chromium平臺。谷歌辯稱,如果將其交給新東家,會擾亂瀏覽器生態。
即使不得不交易,這也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谷歌已表示,一旦法院作出最終裁決,將提起上訴。
“歷史性審判的最后一章”
事情可以追溯到去年8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裁定,谷歌非法壟斷在線搜索市場。當時法院認為,谷歌通過向蘋果等公司支付巨額費用,將自家搜索引擎設為智能手機和瀏覽器的默認選項,扼殺了競爭對手在該市場的發展空間。
本周的聽證會正式針對搜索業務壟斷案的補救措施審判。美國司法部提出,要求谷歌剝離Chrome瀏覽器,禁止其向移動設備制造商和瀏覽器公司支付搜索分發費用,并要求谷歌分享其搜索查詢、點擊和搜索結果數據。
裁決預計將在8月作出。如果司法部的訴求實現,谷歌將失去Chrome瀏覽器這一重要的搜索引擎接入點,以及大量有消費者搜索及在線行為的數據源。
2006年4月,桑達爾·皮查伊帶領團隊開發瀏覽器,2008年12月,Google Chrome 發布了第一個穩定版本,之后又推出了各個版本,到2016年,移動版月度活躍用戶量已經突破10億。自面世以來,Chrome瀏覽器發展迅猛,目前已占到全球瀏覽器市場65%以上的份額。
Chrome瀏覽器的賣點一直是快速、簡單、安全。2019年,Google 推出了“隱私沙箱”技術,旨在創建既保護人們的在線隱私,又能為公司和開發人員提供工具,以建立繁榮的數字業務。這種技術能有效提升賬號的安全性,終結數據訪問和傳輸過程中的數據泄露問題。
強制出售Chrome瀏覽器的要求,與司法部過去拆散AT&T、微軟和標準石油公司的案例如出一轍。此次聽證會的內容,很可能對互聯網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美國司法部負責反壟斷司的助理司法長蓋爾·斯萊特稱之為“歷史性審判的最后一章”。
谷歌擠壓了OpenAI的發展空間?
美國司法部認為,谷歌對搜索市場的控制阻礙了包括 OpenAI 在內的公司發展。在4月21日的開場陳述中,檢察官提出了擔憂,認為谷歌的搜索壟斷可能為其在AI板塊提供優勢,其AI產品也可能成為引導用戶回歸其搜索引擎的新渠道。
谷歌辯稱,此案聚焦的是搜索引擎,與AI無關,其自身也面臨著Meta Platforms等其他公司的競爭。幾日前,谷歌高管在博客中表示,司法部的補救措施,可能會影響美國的創新。
谷歌律師在庭上出示了一份Open AI內部文件:ChatGPT的產品負責人特利曾在去年表示,ChatGPT在消費級聊天機器人市場處于領先地位,并沒有把谷歌視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意圖證明谷歌并沒有對Open AI的發展造成阻礙。
但OpenAI不這么看。特利稱,那份文件只是為了激勵OpenAI的員工,實際上還是希望與谷歌建立合作關系。
他表示,谷歌曾經拒絕OpenAI提出的在ChatGPT中使用其搜索技術的提議。OpenAI此前和自身的搜索供應商出現過問題,隨后聯系了谷歌,“我們認為,擁有多個合作伙伴,特別是使用谷歌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將使我們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一個月后,谷歌拒絕了這一請求,理由是“這將涉及太多競爭對手”。目前,OpenAI使用的是微軟搜索引擎Bing的技術。
針對這一點,司法部的一項提案要求谷歌向其他公司開放搜索數據,包括搜索查詢、點擊和結果。對此,谷歌稱,這不僅會帶來網絡安全甚至國家安全的風險,還會提高設備成本。審判中出示的一份文件顯示,此前,谷歌與三星電子等公司簽訂過獨家協議,將其搜索引擎設置為新設備的默認搜索引擎,此外,還要讓其Gemini人工智能應用程序和Chrome瀏覽器也獲得獨家地位。
此舉被法官視為谷歌在維護自己在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特利也稱,谷歌通過向三星等公司支付預裝費用推廣Gemini AI,這擠壓了OpenAI的發展空間。
谷歌的高管彼得?菲茨杰拉德周二也參加了聽證會,他作證稱,就在上周,谷歌還發出信函,重申其簽署的相關協議并不禁止這些公司在新設備上安裝其他人工智能產品。
事實上,谷歌在全球范圍內曾卷入過多起反壟斷風波。
2018年,歐盟以谷歌強制手機廠商預裝 Google 搜索和 Chrome 瀏覽器等為由,開出了 43.4 億歐元的反壟斷罰單;中國也在今年2月,因谷歌公司涉嫌違反《反壟斷法》,依法對谷歌開展立案調查;4 月 15 日,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認定谷歌在日本市場違反了反壟斷法——谷歌至少與 6 家安卓系統手機制造商簽署許可協議時,以允許安裝其應用程序商店 Google Play 為條件,要求制造商在所產手機上預裝谷歌搜索和 Chrome 瀏覽器等軟件。
OpenAI的陽謀
無論如何,如果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收購Chrome瀏覽器,OpenAI大概率是樂意的。
目前,ChatGPT每周活躍用戶已突破4億,如何進一步擴大用戶規模是個難題。因此OpenAI 希望進入瀏覽器領域的原因不言自明。在特利看來,Chrome瀏覽器最重要的價值是,分發。對這家仍然年輕的公司來說,將 ChatGPT 推廣到更多設備顯然是一個挑戰。雖然它確實集成在 iOS 設備上,但特利聲稱,進入安卓設備更加困難,部分原因是谷歌對其面向消費者的 AI 產品 Gemini 給予了優惠。
此外,特利坦言,搜索是ChatGPT的關鍵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回答的準確性和實效性。不難想象,如果谷歌共享搜索數據,可以加快ChatGPT的技術改進。
OpenAI也在計劃自己開發一款網絡瀏覽器,來與Chrome 競爭。去年,兩位前谷歌開發人員加入了OpenAI——Ben Goodger是Chrome 項目的早期領導者之一;Darin Fisher是 Chrome 核心功能的核心開發者。OpenAI聘請他們,可能是為開發新瀏覽器提供技術支持。
但那顯然是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利表示,ChatGPT距離實現利用自有搜索技術回答 80% 查詢的目標還有數年時間。目前,OpenAI與谷歌沒有任何合作關系。
除了技術上的突破,收購Chrome瀏覽器還能讓OpenAI接觸到龐大的用戶群體,為ChatGPT提供巨大的潛在用戶市場,也有助于構建一個更加完整的AI生態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