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時感覺有東西掉出來,打個噴嚏就漏尿,連抱孩子都提心吊膽……”這是38歲的劉女士(化名)過去3年的真實生活。直到一次聯合手術,讓她告別了“社交癌”與盆腔脫垂的雙重困擾。
二胎媽媽的難言之隱:子宮脫垂+漏尿3年,如何破局?
劉女士在生育二胎后逐漸出現陰道異物脫出感,伴隨咳嗽、大笑時漏尿,嚴重時甚至需要每日使用護墊。經盆底彩超及功能篩查,確診為子宮脫垂Ⅱ度、張力性尿失禁,同時合并甲亢。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婦科陳嬋主任醫師為其定制并完成了“腹腔鏡下高位骶韌帶懸吊術+宮頸部分切除術+尿道中段懸吊術”的聯合治療方案。
術后1個月復查顯示:子宮解剖位置完全恢復,漏尿癥狀消失,性生活無不適。劉女士感慨:“終于能輕松跳廣場舞,再也不用擔心尷尬了!”
兩大核心術式:如何“雙管齊下”修復盆底?
1. 腹腔鏡下高位骶韌帶懸吊術:讓脫垂的子宮“歸位”
●原理:通過腹腔鏡微創技術,將松弛的骶韌帶高位懸吊固定,恢復盆底支撐結構,適用于輕中度子宮脫垂患者。
●優勢:
創傷小:僅需3-4個0.5cm切口,術中出血量不足200ml。
保留功能:維持陰道正常軸向與深度,保護性生活質量。
治愈率高:臨床數據顯示術后治愈率超90%,復發率低于傳統術式。
2. 尿道中段懸吊術:一根“吊帶”終結漏尿
●原理:植入特殊材料吊帶,增強尿道中段支撐力,阻止腹壓增高時尿液溢出。
● 優勢:(個體差異將略有不同,以臨床實際情況為準)
立竿見影:98%患者術后漏尿癥狀顯著改善,效果維持久。
快速康復:手術僅30分鐘,術后1-3天可下床活動。
聯合術式意義:針對同時存在器官脫垂與尿失禁的患者,聯合手術可一次性解決多重問題,減少二次創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手術適應癥】這些癥狀提示你可能需要干預
●子宮脫垂:陰道異物脫出感、下腹墜脹、性交不適。
●壓力性尿失禁:咳嗽/運動時漏尿、長期使用護墊、社交回避。
●高危人群:多胎生育、長期便秘、慢性咳嗽、絕經后雌激素下降。
術后關鍵:三大康復要點,鞏固手術效果
1. 短期護理:
a. 術后1周避免久坐/提重物,保持外陰清潔。
b. 6周內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預防感染。
2.長期管理:
a.盆底肌訓練:每日凱格爾運動,增強肌力預防復發。
b.定期復查:術后1/3/6/12個月隨訪,評估解剖位置及控尿功能。
3.合并癥控制:
a. 甲亢患者需同步調控甲狀腺功能,避免代謝異常影響恢復。
專家提醒:盆底健康三大誤區,千萬別踩坑!
●誤區1:“生完孩子都會漏尿,忍忍就過去了”→ 拖延可導致脫垂加重,甚至需開放手術。
●誤區2:“絕經后脫垂是自然現象”→ 雌激素缺乏加速盆底松弛,需盡早干預。
●誤區3:“手術會導致陰道狹窄”→ 現代術式精準重建解剖,反而改善性生活質量。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婦女兒童醫院 黃凱鳳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