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個白癡!”
4月7日,當馬斯克再次請求特朗普停止關稅大戰,卻遭拒絕后。
終于破防的馬斯克,再也顧不上所謂的優雅,破口大罵:
:真是個白癡。
別誤會,再給他幾個膽子,他也不敢罵特朗普,他罵的是另一個人,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
那么,這位納瓦羅又是何方神圣?為什么在被特朗普拒絕后的馬斯克,會對他火力全開呢?
一,特朗普的經濟大腦
關注過這一屆特朗普政府班子的朋友,都會發出如此感慨:這簡直就是個草臺班子!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對胡塞武裝發動軍事襲擊這種機密事件的商議,竟然就是隨便拉了個群,甚至還能夠讓外人混進來,如此操作也確實令人無語。
如果再看看特朗普如今政府各部大員的履歷,就不得不感慨,還真是莫名熟悉。
交通部長肖恩·達菲,之前的工作是福克斯新聞主持。
財政部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以及效率部長馬斯克,之前都是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的公司老板,或首席執政官。
類似的人還有很多,可以說,特朗普的這屆總統班底,和2016年的特朗普本人有驚人的相似,都是商人一步登天,成為政府高官。。
當然,這在西方也不算離譜,因為在西方政府中,真正負責做事的,往往是公務員,至于政客嘛,拉垮就拉垮吧。
對此,看過《是,首相》的朋友是深有體會。
同樣,真正負責為美國總統提供靠譜經濟,外交以及軍事方案的是那些專業顧問。
比如說,前文中被馬斯克痛罵為白癡的納瓦羅。
其實,客觀來說,納瓦羅的履歷其實要比特朗普政府里大多數人都靠譜不少。
他先后在1979年、1986年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與經濟學博士學位。
從70年代開始,就長期在美國能源部中,擔任政策分析師的職位,并寫下了不少頗有影響的論文與專著。
比如說他在2006年出版的《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就是美國的暢銷書,同樣,也是特朗普親口承認的,自己最喜歡的20本著作之一。
而在2016年,當特朗普首次當選后,就馬不停蹄地聘請納瓦羅出山,同時擔任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總統助手、貿易和工業政策主任與白宮貿易顧問。
毫不夸張地說,納瓦羅才是特朗普的經濟大腦。
那這樣的人,為什么會被馬斯克罵白癡呢?
二,為何讓馬斯克破防?
其實打開人物百科,你會驚訝地發現,感情納瓦羅還是研究中國的專家,據說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全面研究中國了。
只不過,可能是秉承了冷戰遺風,納瓦羅在自己的作品中對中國的態度并不友好。
在2011年,他所出版的《致命中國》中,就詳細列舉了中國在貿易過程中的“不公平”,并給中美貿易下了基調:
中國正在用貿易坑害美國!
對于這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熟悉。
在2025年4月2日,當特朗普發表那番獨立宣言時,不也是高呼:我們的盟友和對手,都在用貿易坑害美國嗎?
這不是一個味嗎?
事實上,還真就是一個路子的。
因為在2014年納瓦羅所出版的《臥虎》中,他對中美問題做出了自己的總結,并得出了以下結論:
1,中美兩國,難以成為真正的朋友。
2,新自由主義的“和平方案”是行不通的,應采取更加現實的做法。
即,軍事封鎖、經濟制裁、外交孤立。
看到這里,想來大家就更熟悉了,特朗普和拜登不就是這么干的嗎?
事實上,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所執行的保守單邊貿易政策,如對中國進行關稅訛詐,對華為進行全面絞殺等事件背后都有納瓦羅的身影。
甚至,在中國底線的敏感問題上,納瓦羅也跳得相當歡實。
所以,求錘得錘。在2021年1月,包括納瓦羅、蓬佩奧在內的28人受到了中國制裁。
此外,納瓦羅在美國也不受待見,于2022年被美國法院起訴,并被處以罰款監禁。
可誰能想到呢?
2025年,特朗普王者歸來。
于是,這位特朗普眼中的忠臣良將,也不出意外地被官復原職,繼續執掌貿易大權,開始了最后的瘋狂!
至于他做了什么?
一言以蔽之,如今特朗普的各種經濟政策基本是由他操刀的。
效果嘛,立竿見影,看看美國的股市就知道了。
數據顯示,在4月8日,僅是美國的科技7姐妹的股市市值已經縮水了50000億美元。
而馬斯克的身家,僅在4月6日到7日間,就又縮水了300億美元。
更讓馬斯克難受的是,當他要求改變關稅政策時,卻都被納瓦羅果斷拒絕,而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則只聽從于納瓦羅這位“專家”的建議。
而納瓦羅對馬斯克也是毫不留情,公開稱馬斯克就是個汽車組裝工,對這位不可一世的行政效率部部長,實現了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暴擊,也讓馬斯克徹底破防。
那么話又說回來,作為心腹顧問的納瓦羅,又到底給特朗普制定了怎樣的經濟戰略呢?
三,納瓦羅的棋局
有必要給大家解釋一下,納瓦羅和馬斯克的沖突根源。
馬斯克是靠著全球化的時代浪潮,成功崛起的新貴,因此,他的訴求是維護如今的全球化經濟體系,保證世界范圍內人員,資本和技術的流動。
就如4月5日,他所呼吁的那樣,歐美應該實現零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以促進人員和資本的流動。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新自由主義經濟。
而納瓦羅的主張也在前文中提到過了,他是主張保守主義的,他的追求是:“讓底特律的工廠,用美國的發動機,制造美國品牌汽車。”
而這,也是特朗普一直對其信任有加的原因,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
“在我的第一個任期內,很少有人能比納瓦羅更有效、更堅決地執行我的兩項神圣規則,即買美國貨、雇美國人。”
說白了,特朗普和納瓦羅不是不知道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可凡事都有正反兩面,任何政策在給當下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往往會為未來埋下隱患。
對于美國而言,全球化也是如此。
曾經的美國,依靠強大的工業體系、尖端科技、美元霸權和軍事霸權,在全球化中處于絕對的食物鏈頂端,宛如饕餮一般攫取著世界財富,供養自己。
但是,伴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美國本土產業越發空心化,反倒是讓美國和昔日的日不落帝國面臨著同樣的窘迫。
簡單概括就是:一旦戰爭開始,工業國瘋狂暴兵,金融國原地暴斃。
從這個角度分析,特朗普和納瓦羅不惜脫離世界市場,也要試圖振興美國工業,倒也真不能完全算錯。
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在面對股市暴跌時,特朗普還能如此淡定,并表示這是自己開的藥起作用了。
只不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現在的美國,還有重新工業化的可能嗎?
這就只有天知道了。
結語:
在游戲世界中輸了一盤,可以重開。
可在現實世界中,人也好,國也好,有些機遇卻往往是稍縱即逝,無法挽回。
偏偏處于歷史當下的人們,面對走向未來的抉擇時,又往往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跌跌撞撞中走向未知的道路。
所以,古人才會有蓋棺論定之言。
而現在,對于美國的戰略調整,也許我們也應該再多看一看,多等一等。
對此,不知大家有何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