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膠著之際,中方堅守底線,不上談判桌。關鍵時刻,特朗普以退為進,準備豁免汽車關稅。在中美就關稅問題展開激烈博弈的情況下,已經有輸家浮出水面。那么,特朗普豁免汽車關稅,傳遞出怎樣的信號?在這場美國掀起的關稅博弈中,誰又成為了真正的輸家?
自美方推行“對等關稅”政策以來,中方的立場十分明確且堅定,那就是如果美國不取消對華關稅,那么中國堅決不上談判桌。然而,特朗普卻屢次宣稱正在和中方談判,甚至稱“已經接到中方電話”,試圖營造中方向美方屈服的假象。對此,中方不留情面,直接戳破美方謊言。
4月2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美元首近期沒有通話,雙方近期也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任何磋商或談判”。這不僅向國際社會揭露了美方弄虛作假的施壓策略,還更清晰地向外界展現出中方的戰略定力,表明不管美方如何操弄政治把戲,升級對華施壓力度,中方都不會妥協。
中方早已明確表示,如果美方真想和中方展開關稅談判,就應該徹底取消所有對華單邊關稅措施。中方已經給出了談判條件,美方只有正視中方要求,用實際行動體現誠意,才能真正推動雙方的談判磋商,而不是一邊宣稱愿意和中方達成協議,一邊不斷搞威脅訛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發出“不撤關稅不談判”信號的同時,美國自身也受到了其關稅政策的反噬。除了金融市場大幅震蕩,投資者避險情緒上升外,美國的消費市場也面臨巨大通脹壓力。在高額關稅的壓制下,美國經濟數據呈現出疲軟的態勢。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支持率持續走低,甚至成為70年來就職百日時支持率最低的美國總統,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得人心。一邊是國內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另一邊是中國不肯對美屈服,特朗普已經進退兩難。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展開新動作,引發外界關注。當地時間4月28日,有美國匿名官員向媒體透露,特朗普計劃在29日調整汽車關稅政策,具體包括降低對進口汽車的關稅、放寬部分使用進口零部件的本土汽車的關稅等。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此舉是想“以退為進”,一方面減輕關稅對美國制造業的沖擊,另一方面則是向中方拋出橄欖枝,希望推動中美之間的談判。然而,這個舉動卻遭到外界普遍質疑。有輿論認為,特朗普政府“朝令夕改”的做法,已經“徹底透支信譽”。此外,就算調整汽車關稅政策,也“覆水難收”,難以挽回損失。
在中美因關稅問題展開激烈博弈的背景下,已經有輸家浮出水面。近日,希臘前財政部長瓦魯法基斯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從當前國際貿易形勢來看,歐盟或將成為此次關稅戰的“最大輸家”。
瓦魯法基斯指出,歐盟和美國存在數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在巨額關稅面前,必然會面臨重大損失。不僅如此,在關稅戰開始后,歐盟的表現不佳,不僅反應遲緩,還缺乏戰略思維,這一點和中國形成鮮明對比,可能會進一步使歐盟陷入嚴重困境。他認為,如果歐盟想擺脫當前的困境,可以和中國進行合作,共同實施經濟刺激計劃,聯手應對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