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國和巴基斯坦通了電話,密切關注巴印兩國狀況,支持巴方維護自身主權,也希望雙方保持克制,而莫迪明顯沒打算就此罷休,單方面暫停履行《印度河河水條約》。
對巴基斯坦來說,印控流域水資源是不可缺少的供應,能夠影響巴基斯坦內部相當一部分農業用水加上水力發電站,更會讓民眾失去就業崗位,所以巴基斯坦現在可謂是處處受制。
而印巴雙方誰也不愿讓步,互相加大制裁力度,直接停止貿易交流,已經將局勢推動到危險層面,如果不及時調解印巴關系,就可能朝向全面戰爭的結果發展。
不過,印度的種種行為與其說是對4月22日恐怖襲擊的報復,不如說是對克什米爾地區的野心,在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爭議早就存在,且難以調和。
雙方都主張自己擁有該地區主權,而活躍于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組織主張克什米爾獨立,或者是跟巴基斯坦合并,所以印度認定巴基斯坦跟4月22日的事件有關系。
但實際上印度這邊是拿不出絲毫依據,單方面推動制裁行動,畢竟巴基斯坦在事發后就做出聲明,不會拒絕中立調查,結果印度這邊不接受,導致局勢越來越復雜和危險。
巴基斯坦發現印度目的不單純后立即做出聲明,表示所謂“打擊恐怖主義”只是印度轉移矛盾的托詞,隨后針對印度進行反制,關閉對印度領空且限制其外交團隊規模。
面對這種情況,聯合國呼吁雙方保持克制,盡可能將局面控制下來,不過對于巴基斯坦來說,水資源屬于戰略資源,印度選擇單方面停止供水,注定是無法簡單了結的。
而在這種時刻,莫迪卻有些尷尬,因為中國已經探明美俄想法,并支持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動,雖然印度長期以來在美俄之間反復橫跳,但現在卻暴露了真實情況。
美國目前忽視了印度,沒有做出回應,可見對于特朗普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印度事務,而是自身面臨的種種問題,或者說怎么推動“關稅戰略”。
至于俄羅斯,明顯是打算兩不相幫,呼吁雙方保持克制,因此,巴基斯坦現在需要對中國抱有更大的信任,更多的去尋求中國及其國際社會上其它中立國家的幫助。
通過國際調查證明自身清白,把事情理清楚,避免印度借機生事,畢竟雙方爆發沖突對誰都沒好處,美俄一致沉默已經給印度傳遞了信號,雙方都不想介入其中。
中國在這種時候提出國際調查,實際上是針對印度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行動,如果經過國際社會證實巴基斯坦和恐怖襲擊無關,那印度將失去制裁的借口。
再加上中國正在推動和巴基斯坦的水利合作,未來印度的水資源壓制力會更加薄弱,但這次爭端應該讓整個南亞地區提起警惕,多邊調解機制的缺乏會帶來更多風險。
參考資料:
王毅同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通電話丨人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