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 杜一用
南航越虧越多的今年第一季報表明,拒收波音飛機的廈航正陷入兩難境地。服從大局拒收波音固然起到了止損的作用,但這也把廈航連續(xù)37年保持盈利的神話推到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南航已經(jīng)連續(xù)五年巨虧,到去年虧損好不容易收窄,今年眼看著又擴大了。2025年第一季度虧損7.5億元,降幅達到199%。從疫情開始的2020年,南航至今都沒盈利過,2022年巨虧327億,到去年還虧了17億。
作為南航的核心成員,廈航在全球民航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本部連續(xù)37年保持盈利,即便疫情時期全球航空業(yè)都遭遇滅頂之災的大背景下,這是安全、服務和舒適一起發(fā)揮作用的結果。
當然,如果把廈航在2014年收購的河北航空和合資成立的江西航空計算在內(nèi),廈航的業(yè)績就沒那么靚麗了。從2020年到2022年還是虧了30多億。這相對于全球同行業(yè)績還是可圈可點的,并且復蘇很快。2023年就扭虧為盈,盈利了4.8億元,去年更是盈利了將近7億元。
根據(jù)南航第一季報披露的業(yè)績數(shù)據(jù),廈航今年恐怕就沒那么樂觀了。拒收波音飛機表面上看影響不大,實際上傷筋動骨。
媒體公開信息顯示,中國目前已經(jīng)暫停接收今年原計劃交付的50架波音飛機,其中有3架已經(jīng)完成噴涂,但還是被退回了波音所在地西雅圖。三架噴涂的飛機中有兩架就來自于廈航訂單。波音在中國市場未交付的訂單為130架,廈航等待交付的訂單就有7架。廈航還在2023年訂購了150臺飛機發(fā)動機,所有的交付計劃都因為美國掀起的關稅戰(zhàn)而被迫停止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45%關稅,中國對美國飛機及零部件加稅125%進行反制,這導致廈航引進的波音737MAX進口成本從1.1億美元飆升到2.3-2.7億美元,甚至超過了部分寬體客機的價格,發(fā)動機零部件關稅則從3%漲到了110%。
已經(jīng)支付的購機款在關稅戰(zhàn)后只夠買不到半架,如果照單接收,廈航還要為此付出足以再買一架飛機的資金成本,引入的發(fā)動機成本則更是直接爆漲30多倍,顯然這都是廈航不可承受之重。按照媒體口徑,中國如果照單全收波音訂單,可以吞噬航司今年22%利潤。以如此高昂的購機成本,廈航本部保持37年的連續(xù)盈利神話可能就要打破了。
廈航服從大局拒收波音影響可謂深遠。廈航拒收波音,轉(zhuǎn)向訂購空客和國產(chǎn)大飛機,算是對國產(chǎn)大飛機的支持。事實上,2019年埃塞俄比亞空難發(fā)生后,包括廈航在內(nèi),全球不少航司都停飛了波音737MAX,廈航也停飛了10架。為了填補運力缺口,廈航不得不重啟已經(jīng)退役的波音757以應對旺季需求,并開始引進空客,在2022年向法國訂購了40架。
作為波音在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失去包括廈航在內(nèi)的中國訂單,對波音的打擊將是致命的。可拒收是一把雙面刃。
波音757的退役案例顯示,2019年廈航退役的波音757機齡在14.21-16.98年之間。到2022年,廈航機隊中仍有部分老舊波音飛機面臨退役壓力,這些飛機原計劃由波音737MAX系列替代。原本要退役的飛機延遲退休,即便在安全上有了保障,在舒適度上肯定要大打折扣,這可是廈航成為常勝將軍不可或缺的生產(chǎn)要素。
拒收波音影響的不只是廈航一家,一起拒收的還有東航、南航和國航三大航司。目前來看,拒收波音飛機對中國航司的短期影響主要集中在財務壓力和運力調(diào)整上,長遠來看,從成品到零部件都推動了國產(chǎn)替代。因此,盡管面臨法律糾紛和關稅反噬,廈航還是義無反顧帶頭拒收了波音飛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