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被中國海關退回30萬噸“漂白”美國大豆!拆開之后發現,連美國原裝的大豆袋子都沒換!裝的也太不像了!
2025年4月,阿根廷出口中國的一批重達30萬噸的大豆被中國海關查出了“問題”,蛋白質超標觸發預警,完全不符合阿根廷大豆以往的質量。
經過“拆裝”發現,阿根廷這批出口到中國的大豆竟然是美國產的,與中國進行交易時,阿根廷口口聲聲保證,務必會將國內的大豆運輸到中國。
可事實卻是阿根廷低價進口美國大量的大豆之后,甚至連美國大豆原本的包裝都“懶得換”,直接又提升了原本的價格,將大豆出口到了中國。
若是中國海關檢查的不仔細,那批30萬噸的重的美國大豆就這么悄無聲息地溜進了中國市場……
阿根廷為何將美國大豆進行“漂白”,然后再出售到中國?這背后或許都是所謂的利益至上!
中國人口數量多,需求大,市場更是可觀,將商品出口到中國,讓一些國家嘗到了甜頭,賺的盆滿缽滿。
在中國的一些進口農產品中,譬如美國、加拿大的豌豆,再或者是阿根廷的大豆,以及越南的大米。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會疑惑,中國平原面積遼闊,明明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為何還要從其他國家進口農產品?
一方面,進口的農產品價格較為低廉,而這些農產品也不是為了讓中國群眾食用,大多數是進了牛群、羊群的嘴巴。
另一方面,中國也是為了與世界各國加強貿易往來,譬如這些國家對中國制造的產品高度依賴,有來有往,才能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更加牢固、穩定。
一定程度上來說,阿根廷豆制品大部分都出口到了中國,這幾乎已經是國際社會上眾所周知的事情,那么之前進口的大豆都好好的,為何這批大豆卻出現了問題呢?
事情就不得不“牽扯”到近期美國向世界發起的“關稅大戰”了,有人說,美國這么做是為了測試世界各國的“服從性”,看看會有多少國家成為美國日后的“盟友”。
也有人猜測是美國美債居高不下,特朗普選擇“鋌而走險”,事情真相不得而知,但中國為了世界各國利益考慮,不能不理不睬、放之任之。
美國以各種理由對中國加征關稅,中國也做出反制,對美國的一些商品加征對等關稅,同時,也限制了進口美國的產品,如大豆和豌豆。
中國的這一舉措,讓美國頗有些“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意味兒,美國農場的群眾都快鬧翻了天,因為他們不僅面臨著中國商品“供不應求”的局面,還大大降低了收入來源。
中國進口的大豆,必有阿根廷的一席之地,然而,在這輪“關稅大戰”中,阿根廷內部的一些人卻選擇動“歪腦筋”,美國大豆賣不出去,造成嚴重的堆積現象,供大于需也好,賣不出去也罷,對于美國群眾而言都是“災難”。
那些大豆難道要爛在家里嗎?即便是低價賣出去,也能挽回一些損失,因此當阿根廷表示愿意低價收購美國大豆的時候,美國群眾是十分樂意的。
那么問題來了,阿根廷本就盛產大豆,為何還要收購美國大豆?阿根廷收購美國大豆將價格壓到最低,然后再稍微包裝一下,對美國大豆進行“漂白”。
那些美國產的美國大豆便搖身一變成為了阿根廷本土大豆,然后他們再以平日出售到中國的價格出口到中國,以此來一個魚目混珠,“中間商賺差價”。
阿根廷確實打的“好算盤”,但他們卻忽略了中國海關的嚴謹,以及美國大豆與阿根廷大豆本質的不同。
因為地域、氣候等原因,美國產的大豆要比阿根廷大豆的蛋白質含量高,這也是事實,中國對此心知肚明,因此面對這“鐵證”,中國當場就做了決定。
哪里來的大豆還回哪里去,換了包裝、進行“漂白”的美國大豆,中國可不會收!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要講誠信,這一次,顯然是阿根廷失約、失信在前,就不能怪中國退回大豆的堅決與動作迅速了。
對此,你們怎么看?
信息來源:新浪財經:進口美國大豆一周減少7萬多噸,中國海關鎖死美豆“洗白”通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