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為深化醫防融合機制,推動健康服務從“被動治療”向“主動預防”轉型,為居民提供覆蓋全人群、全生命期的健康保障,4月30日,成都高新區正式啟動全生命期全人群“疫苗處方”試點。通過建立特殊健康狀態兒童預防接種評估門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防結合試點成人疫苗處方,根據不同健康狀態、不同年齡段人群,開具一人一策的個性化“疫苗處方”。
活動還特邀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及高新區婦女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兒童保健科、中醫兒科等專業8名專家現場坐診。
據介紹,預防接種是預防和控制疾病保護公眾健康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這不僅是兒童的事,在保護全生命周期健康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新區“疫苗處方”試點以全生命期全人群健康管理為核心,將臨床、公共衛生、預防接種等多學科資源進行結合,形成整合型醫療服務生態。
3月底,高新區依托高新區婦幼保健院開設的特殊健康狀態兒童預防接種評估門診開診,針對罕見病、慢性病等特殊健康狀態兒童,開展“一對一”接種評估,制定個性化疫苗接種建議。開診首日即為10名兒童開具疫苗處方,接受現場咨詢12次。正式啟動后,高新區各接種單位將與高新區婦幼保健院建立特殊健康狀態兒童雙向轉診通道,完善雙向轉診機制,確保該類兒童獲得科學、安全的接種方案。
4月初,首張“疫苗處方”也在高新區石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落地,醫療專業人員根據居民年齡、健康狀況及疾病史,針對性推薦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乙肝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提升居民接種依從性。而且利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健康檔案管理等形式,實現“宣傳-服務-隨訪”閉環,提升了服務可及性。
在傳染病與慢性病雙重疾病負擔、臨床醫療與公共衛生職能銜接不暢的現實挑戰下,高新區的全生命期全人群“疫苗處方”試點通過雙向發力,一方面橫向整合醫療、公衛資源,實現服務的連續性、協同性和效率性,打破機構壁壘,建立“防、治、管”融合機制。另一方面縱向整合區級醫療機構、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構建服務、責任、管理共同體,推動分級診療和資源下沉,最大程度實現區域醫共體。
據了解,高新區還將在全生命期全人群“疫苗處方”的基礎上繼續探索“三張處方”模式,即患者一次就診可獲診療、健康管理及疫苗三張處方,將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融入服務全景中,最大程度地發揮“醫”的效果、擴展“防”的范圍,切實做好基層百姓的“健康守門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