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李華
編輯l李華
假設你此刻手頭寬裕,并且能夠自行決定去國外度假,你會把哪個地方當作自己非去不可的目的地呢?
從最早的東南亞國家,到后來的日本與韓國,只是由于韓國對中國的某些“偏見”,日本逐漸成為了許多人海外旅行的主要選擇。
不少人可能會問,“歷史恩怨”難道都忘了嗎?
不過,我們先把這些放到一邊,只聊聊“旅游”和“放松”。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追求的豐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外出游玩,
這不僅是為了修身養性,也是為了開闊眼界。
有人傾向于國內游,當然也有不少人更愿意走出國門。
對于我國民眾來說,尤其是年輕人,旅游支出已經成為一筆不小的開銷。
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會選擇前往日本,畢竟日本是亞洲發達地區之一,在很多方面確實表現得更為出色。
事實上,選擇前往日本旅游也是許多計劃出國游玩的國人的重要選項。
根據日本官方公布的數據,第一季度接待的國際游客數量高達1054萬人,
這個數字背后蘊含的意義可不簡單。
它反映的是文化與經濟的深度交流。
更讓人意外的是,我國第一季度接待的游客數量竟然只有921.5萬人次,兩者之間相差了一百多萬人。
在4月16日日本發布旅游數據后,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
日本在2025年第一季度就突破了千萬游客大關。
這背后離不開日本文旅部門的努力。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什么這么多出國旅行的人會優先考慮日本呢?
宣傳,如果不去宣傳,又有誰知道呢?
這是非常現實的原因。
無論是誰,提到日本就會聯想到東京、北海道、奈良等地,還有那些獨特的文化,比如動漫,這在全球范圍內都很有名氣。
孩子們喜愛的奧特曼、成年人熱衷的溫泉、奈良的小巷以及日本的火山等。
再加上日本文旅部門大力推廣,自然能吸引更多游客。
此外,短視頻、互聯網等現代傳播手段也提供了便利,經常能看到相關的旅游視頻,從中可以感受到日本的魅力。
即使沒有親身去過,通過視頻也能有所了解。
一方面增強了日本自身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人的興趣。
這就是所謂的“眼見為實”。
例如,看到奈良的小鹿,那雙溫柔的眼睛,是否讓你也想親自去邂逅小鹿并喂食呢?
光是看著就覺得愉悅,更不用說親身參與其中了。
而且在日本的許多地方,消費水平并不高,普通人都能負擔得起。
每個人旅行時都想帶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紀念品,既符合自己的預算,又獨具特色,比如大阪的特產。
況且大阪以“美食”和“溫泉”聞名。
這就是宣傳的力量,所謂“慕名而來”正是這個道理。
同樣重要的一點是交通。
再美的風景,再實惠的價格,如果沒有便捷的交通,人們也無法輕松到達。
游客們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來連接城市與城市,以及城市與游客之間的聯系。
大多數人旅行時間有限,比如五一、十一假期。
既然要玩,就要盡可能多地游覽各個著名景點,而不是長時間停留在一個地方,這時交通的便利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顯然,日本在這方面做得很好,這也是其旅游業繁榮的重要原因。
更何況80后、90后甚至現在的00后,誰不知道奧特曼、蠟筆小新、哆啦A夢呢?
誰不想有機會親身感受一下“童年”的發源地,去看看奧特曼的誕生地呢?
日本出色的動漫產業已經悄然將自身特色文化傳播至全球,這是一種無形的推廣。
這既是文化的輸出,也是一種宣傳。
因此,日本成為不少游客出行的首選目的地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較于國土遼闊、擁有幾千年傳統文化的中國,我們該如何實現“逆襲”呢?
我們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2023年,我們推出了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這意味著外國游客在中國的“停留時間”得到了調整。
這一舉措旨在讓外國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國。
不僅如此,到2024年底,我們將進一步放寬免簽政策,從144小時延長至240小時,也就是整整十天的時間。
這不僅是政策上的放寬,也體現了國家在文化旅游方面的重視程度。
從目前來看,這項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許多游客為了親身體驗中國的特色景點和文化,甚至感嘆“時間不夠用”。
畢竟有些城市之間的飛行就需要耗費半天的時間。
這一點無法改變,因為“中國實在是太大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些游客會選擇在免簽時間到期后,先去其他國家游玩一圈,然后再返回中國繼續游覽,這種做法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政策推出之初,很多人質疑“安全”問題。
然而,風險與收益并存,這項政策的確帶來了許多好處,以2024年為例,我國接待游客的數量增長迅速。
在消費總額上達到了942億美元,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如果大家還不能理解,可以以上海為例,以前可能很少見到外國人,但現在尤其是今年,上海街頭的韓國人數量明顯增加。
隨處都能看到韓國人。
這一點充分說明了中國推出的免簽政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為此,我國其他地區也在積極推動本地特色文化的宣傳,包括傳統美食、經典傳承、獨特風景等等。
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各地文旅部門紛紛行動起來。
這不僅是為了吸引游客,更是為了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形象的歪曲和抹黑。
向全世界展示如今中國的真實面貌和現代化成就。
旅游人數和經濟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
盡管2025年第一季度我們與日本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我們依然在努力前行,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各地區的文旅宣傳都在持續推進。
也許很多人難以相信,我們自己國家如此美麗,歷史如此悠久,為何還無法超越日本。
這涉及多方面原因,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們常說“一口吃不成胖子”。
作為亞洲發達地區之一,日本確實在許多方面做得比中國好,這不是長他人志氣,而是客觀評價。
例如東京,其金融行業發展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沒去過東京的朋友可以參考中國的上海,這兩個城市很相似。
但同樣的,你覺得現在的上海能超過東京嗎?
不一定,從發展時間上看,東京起步較早,產業鏈更加完善,算是老牌都市。
加上其強大的宣傳力度,各種特色文化決定了東京會被更多人熟知。
大家都知道這些年西方媒體對我們的抹黑,長期在這種負面新聞的影響下,游客的興趣自然會減少,導致他們不愿意前來。
當然,大家也不要灰心。
現在我們正在逐步調整,用更好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國。
特別是北上廣深以及港澳等特色城市和地區。
在各個方面,宣傳力度都在加強,比如北京的故宮,四川的火鍋等等。
而我們的交通網絡如今四通八達,高鐵、地鐵都能確保游客出行便利,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網絡覆蓋范圍完全可以實現全面覆蓋,滿足大家的需求。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一定會成為更多游客出行的首選目的地。
當前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輿論環境也隨著更多正面報道逐漸改善,一切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旅游業創造新高只是時間問題,同時我們在吸引各國游客的過程中,更要不斷提升自身,從而迎接一切挑戰和機遇。
將偉大的中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信息來源:
新浪財經 中國網 金融界 廣州日報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本文旨在傳遞社會正能量,無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人物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如有事件存在爭議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