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資料來源:《百歲老人莫林的革命人生》——大江南北
1941年的一天,日偽軍對如皋一帶的新四軍根據地進行了圍剿。此番敵人準備非常周全,他們的行動讓新四軍沒有做好準備。結果敵人在掃蕩的過程中,正好就遇到了一支正在轉移宿營地的隊伍,雙方隨即就展開了激戰。
一番苦戰過后,敵人成功抓到了一位名叫莫林的女戰士,被捕之后莫林遭遇了嚴刑拷打,她寧死不屈,沒有透露任何秘密。莫林意識到自己必死無疑,她也做好了準備,誰知不久之后敵人對她的態度卻發生了巨大轉變。
原來,莫林本名姚世瑞,雖然“莫林”的名號日軍那邊基本聽過,但她的真實情況日軍也并不清楚。抓到莫林之后,敵人也搞不清楚誰是誰,還曾詢問過她莫林是誰。
雖然抓捕她的日偽軍可能清楚她的情況,但這些人對莫林也沒有那么大的興趣。就這樣,本來必死無疑的莫林突然迎來了生機,老天也不希望這位巾幗英雄就這樣死在敵人的手里。
莫林出生在江蘇如東縣一個醫生家庭,從小家里就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莫林雖然是女孩,但也早早被家人送到了外面讀書。
后來,家人給莫林找了一門親事,渴望繼續完成學業的莫林堅決反對,最終說服了家人,成功進入了如皋的學校念書。在校期間,莫林勤奮好學,也接觸到了革命的思想。
抗戰爆發后,莫林的家鄉被日軍攻陷,她們學校的許多愛國青年都選擇走上戰場,莫林見狀也決定投身革命,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作出貢獻。
此后,莫林開始與諸多同志一起組織學生運動,秘密從事著革命工作,她的活躍表現也引起了校內一些進步人士的注意,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們發現莫林工作能力極強,而且是真心要鬧革命。
于是在眾人的幫助下,莫林如愿入黨,她與自己的幾個師兄一起,在中學組建了當地第一個黨支部。眾人開始暗中活動,以各種方式為抗日事業提供支援。
1940年10月,新四軍取得了黃橋戰役的勝利,這使得新四軍順利在蘇北一帶立足,部隊的快速發展,讓江蘇一帶的抗戰形勢一片大好,許多城鎮也都被新四軍拿下。
莫林見到時機成熟,立即帶著支部的同志們加入了部隊,組織非常認可莫林的能力,派她前往如皋縣掘南區擔任區宣傳委員。
莫林上任后,一人就負責了五個鄉的民運工作,還領導轄區內的民眾開展減租減息等運動,盡可能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
雖然新四軍在江蘇多地建立根據地,但日軍也頻繁對這些地方進行掃蕩,莫林工作的地方也時常受到日軍的攻擊,很多人都非常害怕,莫林卻表現得非常冷靜,她幫助部隊,在轄區內進行動員,每次日軍打過來了,她就帶著大家成功轉移。
靠著這種方式,莫林保護了轄區內民眾的安全,可還是有不少人在戰斗中犧牲,莫林也在不久后的一次苦戰中被俘。
與那些犧牲的同志們相比,莫林的運氣確實非常好,敵人不清楚她的底細,一直沒有選擇殺掉她。那些偽軍的態度就更曖昧了,這些人大部分是剛剛參加偽軍的,他們本來立場就不堅定,對于這種事情也表現得不是非常積極。
一些人還想著給自己留個后路,于是就暗中幫助新四軍,正是有他們的努力,莫林這些被俘的同志們,才能免受敵人的屠戮。組織得知了莫林的事情后,也是積極展開救援工作,靠著這些內線的幫助,莫林最終被組織救了出來。
出獄之后,莫林被任命為豐西區委副書記,她很快就投入了工作中,帶著當地的民眾一面搞發展,一面與敵人進行著斗爭。
莫林雖然是女人,但她的膽略比一般男人要更強,在與敵人的戰斗中,莫林經常拿著槍上前線與敵人作戰,平時她也會利用自己的文采,開展宣傳攻勢對敵人進行另一層面的打擊。
為了幫助百姓搞好生產,莫林也時常會放下這些,跟著民眾一起下地干活。她的這些做法讓她得到了當地民眾的愛戴,大家都親切稱她為莫政委。
在新四軍的女戰士中,莫林是文武雙全的代表,除了能上陣殺敵,她的文采也非常人能比。莫林非常喜歡文學,哪怕是條件再艱苦,她也會堅持讀書,多年的積累讓她的創作能力非常出色。
莫林撰寫了大量文章與詩歌,遺憾的是她的不少作品在后來,因為一些事情最終失傳。
到了晚年,莫林依舊沒有放下手里的筆,創作了許多出色的詩歌,也曾多次獲得文學類的獎項。人們也通過這些詩歌,又一次了解到了這位奇女子的一生,也為她的成就感到由衷地敬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