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俄烏沖突中,面對新型威脅,俄坦克兵不僅需要適應新的戰術環境,還要在防護技術上不斷升級。在波克羅夫斯克(紅軍村)方向的激戰中,盡管烏軍密集使用了自殺式無人機,但是坦克兵仍能持續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裝甲車輛既能依托封閉射擊陣地作戰,也能在突擊裝甲集群的支援下實施直瞄射擊。俄羅斯《消息報》記者深入中央軍區集團軍某坦克分隊,揭秘了新威脅下坦克的防護升級和戰術調整舉措。
一、俄坦克防護的升級
(一)自殺式無人機的戰術革新是坦克的最大威脅
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沖突已經驗證:當坦克集群遭遇此類導彈與自殺無人機協同攻擊時,頂部防護薄弱成為致命弱點。戰初烏軍主要部署美制“標槍”等第三代反坦克導彈,但由于操作人員訓練不足、彈藥過期及戰術不佳而效果有限,真正對俄軍坦克造成威脅的是自殺式無人機的戰術革新。
(二)不斷優化形成多層防護
最初,俄軍坦克普遍加裝金屬格柵結構的“曼加爾”裝甲,其由維修單位手工打打造,由于時間緊迫,曾出現了用沙袋加固的臨時方案;之后,在“曼加爾”上加裝采用玻璃纖維材質的防護網,既保證了靈活性,又能纏繞或彈開無人機,避免其直接觸發戰斗部。此外,車頂與尾部加裝了多種電子干擾裝置。
中央軍區山地部隊近期將T-72B3M坦克列裝部隊,取代了采用燃氣渦輪動力的T-80。該型號出廠時即配裝了上述“穹頂”。
加裝“穹頂”的坦克更擅長依托隱蔽陣地作戰。多層防護不僅能抵御多批次FPV無人機攻擊,還保留了360度炮塔旋轉能力。為增強隱蔽性,車體額外覆蓋了降低紅外特征的偽裝組件——夜間無人機常依賴熱成像鎖定目標。俄軍某車長坦言:“我曾在空中偵察時難以辨識己方偽裝坦克的動向。”
二、坦克的戰術調整
中央軍區集團軍某坦克排長指出:“現代坦克作戰顛覆了傳統指揮模式。即便在排級單位,各戰車也需分散于獨立陣地,車長常需在移動指揮所內協調行動。進攻時若實施直瞄射擊,指揮決策必須實時高效。”他坦言,從裝甲突擊群到分散作戰的轉型充滿挑戰:“作為車長,我曾率步坦協同突擊隊沖鋒陷陣,但排級獨立指揮仍是全新課題。我們正通過實戰經驗迭代戰術,預判戰場變化。”
綜合來看,俄軍裝甲部隊正通過“軟硬結合”應對新威脅:硬防護升級方面,從臨時格柵裝甲到“穹頂”綜合對抗系統,形成立體防御體系;戰術柔性化方面,從傳統裝甲集群突擊轉向分布式作戰,強化車組自主決策能力。
(科薈智庫: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