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執政百日演講中開場就強調“美國的黃金時代從此刻開始”,但現實數據揭示了截然不同的圖景。
當天,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商品貿易逆差比上月增長了9.6%,達到1620億美元。這一數字未經通脹調整,超過了彭博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中所有預測值,表明貿易對一季度經濟增長造成了巨大拖累。與此同時,美國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發布數據顯示,受預期惡化影響,美國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下降,跌至新冠疫情以來的最低水平。
關稅政策引發的供應鏈混亂、通脹壓力和企業成本飆升,正將美國經濟推向衰退邊緣。
理想與現實
4月29日,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的萬人集會上,以標志性的激昂語調回顧了執政百日的“歷史性成就”。這場演講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為基調,宣稱其政策已重振美國制造業、縮小貿易逆差并創造了數百萬就業崗位。他特別強調,“對等關稅”政策是“歷史性勝利”,將迫使貿易伙伴“公平對待美國”,并稱“關稅讓美國國庫充盈,讓工廠回歸本土”。
盡管演講現場歡呼不斷,但美國廣播公司、《華盛頓郵報》和益普索集團27日發布的聯合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執政百日支持率為39%,為80年來最低,刷新了他第一個任期內創下的42%最低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百日演講前夕,美國12個州組成的聯盟向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指控關稅政策“濫用行政權力”“缺乏法律依據”。訴訟文件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已導致企業供應鏈成本激增,并引發多國報復性關稅。
現實數據與特朗普的樂觀敘事形成了鮮明對比。標普500指數自特朗普就職以來已下跌約8%,并創下半個世紀以來最差的總統任期開局;美元指數已經下跌了約9%,有望在本月底創下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的最大跌幅;美國3月JOLTS職位空缺創半年新低,大幅不及預期;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下降,跌至新冠疫情以來的最低水平。
關稅影響深遠
美國諮商會4月2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下滑,預期指數更暴跌至54.4,遠低于預示經濟衰退的80點門檻。消費者對物價上漲的擔憂達到歷史高位:密歇根大學調查顯示,未來一年通脹預期升至6.7%,為1981年以來最高水平,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將物價壓力歸咎于關稅。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高級經濟學家斯蒂芬妮·吉夏爾表示,消費者對商業環境、就業前景和未來收入的預期均大幅惡化,反映出對未來的普遍悲觀看法。值得注意的是,預計今后六個月就業崗位減少的消費者比例升至32.1%,與2009年4月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水平接近。對未來收入前景的預期五年來首次變成明顯負面,顯示出消費者對經濟的擔憂已經擴大到對個人處境的擔憂。
高通脹與收入停滯的雙重擠壓下,家庭消費顯著收縮。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模型預測,若剔除黃金等非GDP統計項,一季度美國經濟可能萎縮0.4%,而亞特蘭大聯儲的悲觀情景預測甚至指向1.5%的負增長。
企業層面,關稅的連鎖效應已蔓延至多個行業。在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后,許多企業開始增加手機、電腦、藥品、服裝等商品的進口,以應對其關稅承諾。
美國3月商品貿易逆差激增10%,達到創紀錄的1620億美元,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個月進口額創下新高。其中,進口額增長5%,達到3427億美元,與2024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增長31%。
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關稅政策與聯邦裁員、移民驅逐等措施形成“三重沖擊”,直接削弱勞動力供給并推高服務業成本,導致“類滯漲”風險驟升。
華爾街對經濟前景的共識正快速惡化。彭博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將2025年美國GDP增速預期從2%下調至1.4%,未來12個月衰退概率升至45%。路透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預計一季度GDP將以年化0.3%的速度增長,這將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慢增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