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位履新醫科大學校長職務的院士。
撰文 | 郭雪梅
責編丨汪 航
據《重慶日報》昨日(4月29日)報道,五四青年節前夕,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前往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醫科大學調研,并與青年師生代表交流座談。座談中,中國科學院院士、重慶醫科大學校長張澤民介紹了學校發展情況。
該信息表明,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原主任張澤民已任重慶醫科大學校長。早在今年3月,重慶醫科大學法人代表曾由原校長黃愛龍變更為張澤民。
張澤民/圖源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網站
公開資料顯示,張澤民于1967年7月出生,河南駐馬店人,本科畢業于南開大學生物系,后赴美留學,1995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學位。
此番履新前,他曾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研究員、主任,北京大學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高級研究員等。
張澤民院士擁有豐富的科研履歷。在加入北京大學之前,他曾在美國基因泰克公司科研部長期工作,先后任博士后導師、生物信息學部主任及生物信息首席科學家等職務。
這期間,他致力于應用機器學習和高通量測序等高新技術進行抗癌藥靶和生物標記物的發現。
通過研究,張澤民院士完成了多個“首次”:首次報道實體癌的全基因組測序、首次通過計算方法鑒別癌癥的驅動突變等。
據媒體報道,一次偶然的機會,原北大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謝曉亮教授訪問基因泰克公司,張澤民借此深入了解了北京大學的科研環境和發展機遇,并萌生回國的想法。2014年,他作為高端人才被引進回國,正式加入北京大學。
回國后,張澤民致力于用單細胞測序技術解決腫瘤微環境相關的科學問題。在北大工作的幾年里,張澤民和團隊成員的多項研究成果登上Cell、Nature等國際期刊,并先后入選2017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2019年中國信息學十大應用”等。
憑借其卓越的學術成就和杰出貢獻,2023年,張澤民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今年以來,重慶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已有多個人事調整。1月,擔任重慶醫科大學校長將近7年的黃愛龍宣布卸任;3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原黨委書記袁軍履新重慶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官網資料顯示,重慶醫科大學創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原名重慶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
目前,該校設有22個學院(系),開設36個本科專業,并擁有15所附屬醫院。“醫學界”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醫學院排行榜顯示,重慶醫科大學位列全國第20名。
據了解,這是今年第二位履新醫科大學校長職務的院士。此前,首都醫科大學曾宣布,中國工程院院士吉訓明擔任該校黨委副書記、校長。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