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朱鯨潤)“不能讓人家知道我有糖尿病,不然工作就沒了,我還年輕扛得住。”抱著這樣的僥幸心理,47歲的糖尿病患者阿強(化名)在鬼門關走了一遭。近日,無錫明慈醫院接診一例2型糖尿病性下肢感染,合并糖尿病腎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為“糖友”們敲響警鐘——擅自停藥堪稱“慢性自殺”,糖尿病管理容不得半點松懈。
阿強十多年前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多年來控制效果尚可。去年,他在一家物業公司找到了小區保安的工作,為了能保住“飯碗”,不被東家發現身體健康問題,便自作主張停了胰島素注射,改為口服藥降糖,即便日常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飆升,他仍不以為意,日常飲食也跟著心情走。直到半月前,阿強雙下肢出現嚴重水腫,左足底開始潰爛,局部伴有滲液,已經無法正常行走,這才緊急就醫。
“患者送醫時,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達1833.29umol/L,是正常值的61倍,確診為糖尿病腎病四期。”無錫明慈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虞偉方說,患者就像被泡在“糖毒”里一樣,已經出現嚴重的低蛋白血癥、糖尿病腎病以及視網膜病變等各種并發癥,合并高血壓3級,各類臟器面臨衰竭的風險。
經過明慈醫院內分泌科及時救治,患者雙下肢浮腫逐步褪去,潰爛的足底也得到控制,防止進一步潰爛截肢風險的出現。最近一次復查結果顯示,阿強的腎功能肌酐已恢復正常水平,通過胰島素治療,血糖也達到控制范圍。
虞偉方說,糖尿病是一種因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導致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危害涉及全身多個系統,被稱為“甜蜜殺手”。當胰島素嚴重不足時,身體會分解脂肪產生大量酸性酮體,從而導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尤其是一些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相對不足和嚴重脫水還容易導致血糖飆升,引起高滲性高血糖狀態,患者往往表現為極度口渴、尿量減少、意識模糊,甚至昏迷。由于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并發血栓性疾病(如腦梗死、心肌梗死),病死率高達15%~20%。
專家表示,如今糖尿病還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這多與肥胖率增加、久坐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他提醒已經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生活中更是要“管住嘴,邁開腿”,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