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限韓令有望解禁”的消息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韓媒報道稱今年5月可能全面解禁,這讓不少人回憶起限韓令的那段日子。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限韓令的前因后果和影響。
一、限韓令是怎么來的?
2016年7月,韓國宣布部署美國“薩德”反導系統 ,這可觸動了中國的敏感神經。薩德系統的雷達監測范圍能覆蓋中國大片區域,嚴重威脅到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就好比你鄰居在你家旁邊裝了個監控,時刻盯著你家一舉一動,誰能樂意呢?雖然中國官方從未正式承認“限韓令”,但從2017年開始,通過非官方渠道限制韓國文化內容輸入,像暫停韓劇引進、限制韓國藝人來華演出等。廣電總局等部門審批收緊,韓國藝人上中國綜藝、演電視劇變得困難,韓劇在國內視頻平臺上也越來越少 。其實,這背后除了政治因素,也有保護本土文化產業的考慮。在2016年前,韓國影視綜藝在國內市場份額超30% ,像《來自星星的你》《Running Man》等在國內大火,擠壓了國產內容發展空間,很多國內影視公司還熱衷于照搬韓國綜藝模式,所以限制韓流一定程度上是給國產文化產業發展“騰地兒”。
二、限韓令帶來了哪些影響?
對韓國來說,那沖擊可不小。韓國文化產業對華出口從2016年的30%驟降到2017年的5% ,影視、音樂、游戲、旅游等相關產業都受波及。韓國免稅店對中國游客依賴度高達70% ,限韓令后,部分免稅店營收下滑超40%,中國游客赴韓旅游人數大幅減少。娛樂公司市值大跌,YG、SM等股價狂跌。對中國而言,也有積極的一面。倒逼國產影視工業化加速,以前依賴買韓國版權和模式,現在開始自己摸索創新。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長津湖》系列票房口碑雙豐收,國產綜藝也有了自己的爆款,比如《創造營》系列,培養出不少本土偶像。在游戲領域,2020年37款中國手游沖進韓國暢銷榜Top100 ,而韓國游戲在華市場份額因版號限制萎縮至不足3%。
三、現在限韓令又有啥新動向?
最近幾年,中韓關系有緩和跡象。2023年韓國電影《江邊旅館》登陸中國平臺;2024年韓國獨立樂隊Say Sue Me獲批在華演出;2025年初央視與KBS達成節目合作。再加上2025年中韓將先后主辦APEC峰會 ,雙方想通過文化交流擴大合作,所以才有了限韓令可能解禁的消息。如果真解禁,韓國娛樂業肯定先受益,娛樂公司市值可能回升,K-pop組合有望重返中國開演唱會。但對中國本土文化產業也有挑戰,韓流成熟的內容制作和粉絲運營模式,可能會沖擊內娛,畢竟現在內娛選秀節目疲軟,新人青黃不接。不過也有機遇,這可能促使中國文化產業提升競爭力,而且中國影視劇和藝人在韓國也有一定影響力,未來合作或許會走向“雙向輸出”。
至于解禁這事,就算是真的,中國大概率也會漸進式放開,先在演出、影視合拍等領域試點,同時加強內容審查,保證文化安全。總之,限韓令的解禁與否,都和國際關系、文化產業發展緊密相關,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