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怖襲擊之后,印度一直在擴大印巴局勢緊張程度,莫迪更是對印軍高層表示印度武裝部隊擁有“完全的行動自由”來應對任何軍事反應的方式、目標和時間。
莫迪的這一表態,就是告訴印軍可以放手去干,就是要把事情鬧大,而巴基斯坦也是算出了印軍可能開戰的時間。
那么這次恐怖襲擊事件會不會變成印巴全面戰爭的導火索?
莫迪表態
4月29日,莫迪在印度總理官邸召開的緊急會議中,授權印度軍方對4月22日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襲擊事件采取強硬措施。
雖然是一次閉門會議,但它的結果卻還是造成了重大的影響,畢竟從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后,印度就表現的非常強硬。
而這次莫迪的表態,更是表現出了印度想要把事情鬧得的決心,畢竟莫迪已經將決定權完全交給軍方,這表態就是告訴軍方可以隨時隨地將決定權完全交給軍方。
莫迪的這一表態,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決定出來的,因為印度目前面臨著非常復雜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已經威脅到了莫迪政府。
雖然說這些年印度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財富基本上都握在了印度少部分人手中。
而且印度的基礎設施非常落后,就業環境也不是太理想,再加上近幾年全球經濟放緩,印度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變大,民眾生活水平也在不斷上升。
老百姓日子都過不好了,自然會將問題怨到政府頭上,最后出現的結果就是莫迪政府在一些地方出現了選舉失利。
在這樣的情勢下,莫迪政府就想通過對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將矛盾轉移出來,并且在借此此激發印度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鞏固政府的執政地位。
這樣的套路并不新鮮,通過強化民族情緒和“強硬”形象的塑造,政府可以在短期內贏得民眾的支持,減少對其執政不力的批評。
另外對巴基斯坦作戰,也符合地區戰略,因為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是南亞地區的霸主,但巴基斯坦卻并不認同,歷史上兩國就發生過多起沖突。
而且現在兩國在領土上還有爭執,尤其是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兩國有著非常明顯的分歧,所以將事態擴大,完全將克什米爾地區掌握在印度手中,對于印度來說是一件好事。
所以趁著這次恐怖襲擊事件,印度就想對巴基斯坦掀起戰爭,而通過這場戰爭,不僅能夠削弱巴基斯坦的力量,還能夠鞏固自己在南亞的主導地位,最終實現印度“大國夢”。
除此之外,近年來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系日益緊密,中巴經濟走廊作為兩國戰略合作的標志性工程,不僅加強了兩國之間的經濟聯系,也提升了中國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印度對此感到不安,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可能威脅到印度的地區利益和安全。
因此要是找到由頭對巴基斯坦開戰,也能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巴關系的“打擊”,以此打亂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進程,減緩中國在南亞的崛起步伐。
而在恐怖襲擊事件后,印度民眾情緒瞬間被煽動,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舉行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要求政府采取強硬措施對巴基斯坦進行嚴厲報復。
這種情況對于莫迪政府來說,屬實是瞌睡了就有枕頭送來,而且這種情況下莫迪如果無法有效回應民眾的期待,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政治風險。
而這也是莫迪決定加大軍事行動,放權給印軍高層的原因,通過對巴基斯坦的強硬反擊,既可以平息民眾的不滿情緒,也可以在國際上展現印度的“強國姿態”,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巴基斯坦嚴陣以待
對于莫迪的強硬表態,巴基斯坦政府在4月30日凌晨也進行了反擊,表示他們已掌握可靠情報,印度計劃在未來24至36小時內,以捏造的指控為借口,對巴基斯坦發動軍事行動。
巴基斯坦新聞與廣播部長阿陶拉·塔拉爾在社交媒體上強調,巴基斯坦已經通過多方渠道獲悉了印度的軍事計劃,而這些行動背后毫無依據,純粹是為了挑起沖突。
所以巴基斯坦軍隊已經進入高度警戒狀態,隨時準備進行反擊,這表明巴基斯坦根本不怕印度將事情擴大,如果印度執意要開戰,那巴基斯坦也會誓死捍衛國家安全。
其實從塔拉爾的聲明可以看出,巴基斯坦政府對于未來局勢早有應對,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巴基斯坦已經在克什米爾實控線沿線加強了軍事部署,重點布置了防空系統和電子戰部隊。
要知道克什米爾是高原地區,大規模陸軍開戰根本不可能,印度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對巴方進行空襲。
而巴基斯坦布置防空系統和電子戰部隊,就是在時刻防備印度空軍的突然襲擊,電子戰部隊則準備在戰爭爆發時對印度的通信和雷達進行干擾,削弱印度的作戰能力。
除了加強防空系統,巴基斯坦的軍隊還通過重新部署裝甲師和步兵師,進一步加固了邊境地區的防線。
這樣的部署不僅提升了各部隊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也使得巴基斯坦在可能的沖突中占據了有利地勢。
雖然對比印度,巴基斯坦的國力比較弱,但巴基斯坦的軍隊可一點也不弱,尤其是在與中國的軍事合作中,巴基斯坦引進的SH-15型155毫米火炮,不僅具備強大的機動性和精準打擊能力,而且在射程上超過了印度的同類裝備。
其實印巴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前面我們也講了,克什米爾問題一直是兩國沖突的核心,自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以來,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也是因為這個問題,兩國之間到現在爆發過三次大規模戰爭,可即便如此,克什米爾地區的控制權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另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宗教差異也加劇了雙方的對立情緒,印度作為一個印度教為主的國家,和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巴基斯坦在文化、宗教信仰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可是克什米爾有著大量穆斯林,所以對于印度的控制,這些穆斯林非常不滿,在這種背景下,一些極端勢力常常利用克什米爾問題,制造恐怖襲擊,進一步激化了印巴之間的對立。
印度作為南亞地區的主導大國,一直在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巴基斯坦則試圖保持地區平衡,這樣下來,印度覺得巴基斯坦擋了它發展的道路,所以不斷對巴基斯坦采取強硬政策,實施壓力。
再加上美國近些年推行印太戰略時,拉攏印度以制衡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又加強了印度在邊境問題上的強硬立場。
而巴基斯坦作為中國的重要戰略伙伴,得到了中國在安全領域的支持,這更讓印度趕到不滿,所以印巴開戰是遲早的問題,相信巴基斯坦對此心里也有數。
目前國際社會印巴局勢的升溫已知保持著高度關注,雖然五常中其他四國沒有明顯表態,但中國卻早早的與巴基斯坦進行了通話,而且還在國際社會上呼吁巴基斯坦和印度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問題,避免戰爭爆發。
不過印巴之間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發生的,所以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根本性解決,隨著莫迪的表態,以及巴基斯坦的保衛國家安全的決心,似乎都在預示著這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信息來源: 莫迪授權軍隊“放手去打”,巴方:果斷回擊 環球時報2025-04-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