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則新聞先后出現在輿論場,先是李鐵案上訴被駁回,維持原判,接著就是震碎三觀的協和4+4。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看,諷刺的意味陡然翻了好幾倍。
李鐵案中,即便他收錢選人、操控比賽,但至少被塞進國家隊的球員還能跑動、傳球、射門——哪怕水平平庸,至少是個職業球員。
而協和“4+4”項目呢?董某瑩這類“速成博士”,用四年時間走完別人14年的醫學路,靠的卻是特權通道和學術鍍金。她的“跨界履歷”堪稱魔幻:經濟學本科搖身一變成為臨床醫學博士,博士論文研究婦科影像,指導老師是骨科院士,畢業后卻進了泌尿外科操刀肺癌手術。
李鐵選人再黑,至少沒讓會計專業的親戚上場踢中鋒;協和“4+4”倒好,直接讓“經濟學少女”主刀開胸,這是把患者當《模擬人生》NPC?
協和“4+4”項目的設計初衷是培養“醫學+X”復合人才,結果卻成了權貴子女的“鍍金流水線”。董某瑩的履歷就是典型: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被網友戲稱“哥大分校里的野雞”)經濟學本科畢業,靠著父母“政-商-學”三角關系網,輕松跨入協和門檻。
更荒誕的是,她的學術成果橫跨消化內科、胸外科、神經外科、腫瘤科,博士論文僅30頁卻獲院士背書,最終連知網都查不到——這哪里是醫學教育?分明是學術消消樂,湊齊三個學科就能合成一個博士!
協和“4+4”的招生標準大概是“三拼”:拼爹、拼錢、拼臉皮厚。畢竟,連手術刀都沒握穩的“天才少女”,都能靠一篇查無此文的論文征服院士,普通人還卷什么SCI?
肖飛事件中最恐怖的并非出軌八卦,而是他身為胸外科副主任醫師,竟在手術開始前因與護士爭吵,將麻醉患者扔在手術臺上40分鐘。更諷刺的是,他離場的理由堪稱“醫學奇跡”:“氣得手抖”“頭暈需要吃藥”——按這邏輯,外科醫生是不是該集體備好降壓藥和心理咨詢師待命?
而他的情人董某瑩,作為規培生全程參與卻未受處分,反而靠關系跳過輪轉計劃,直接留在胸外科“深造”。肖飛離場40分鐘,患者沒死純屬命大;董某瑩違規輪轉,醫院領導集體裝瞎。這哪是治病救人?分明是《死神來了》現實版編劇在協和進修過吧?
協和“4+4”的荒誕本質,在于用權力和資源碾壓專業底線。董某瑩們通過縮短培養周期、壓縮臨床訓練,硬生生把醫學教育變成“快餐式鍍金”:
美國MD培養需4年醫學院+3-7年住院醫師培訓,而協和“4+4”學生僅用4年就拿臨床博士,獨立手術記錄和規培時長嚴重縮水;董某瑩跨學科發表論文、院士團隊背書等操作,讓“學術鍍金”淪為特權階層的游戲;協和至今未公開“4+4”項目的統一考核標準,第三方監督缺失,導致“鍍金醫生”輕松混入頂級三甲醫院。
這類“速成醫生”就像拼多多買的山寨手術刀——看著閃亮,一上手術臺就崩刃。可患者付出的代價不是9塊9包郵,而是一條命!
比足球腐敗更可怕的是:醫療特權正在謀殺社會信任
李鐵案再惡劣,頂多讓球迷罵幾句“國足沒救了”;但肖飛事件和協和“4+4”摧毀的,是公眾對醫療體系的最后一絲信任。當患者躺在手術臺上,發現主刀醫生是個靠關系上位、論文造假的“鍍金天才”,誰還敢相信“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中國足球爛了,球迷還能關電視;醫療體系爛了,老百姓連病歷本都不敢隨便簽!李鐵收錢選人至少能踢滿90分鐘,協和“4+4”選出的“醫生”卻可能讓患者活不過手術倒計時。
足球腐敗傷的是榮譽,醫療特權要的是人命。協和“4+4”若不徹底改革,今日的40分鐘手術離場,明日就是千萬患者的生死悲劇。畢竟,李鐵踢假球最多輸比賽,而“鍍金醫生”一刀下去——輸的可是命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