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來襲
你是準備去各地品嘗美食
還是去郊外露營野餐?
美食雖好,但稍不留神
可能“病從口入”!
這份《“五一”飲食安全指南》
請及時查閱
助你假期吃好玩好,健康不“掉線”!
Part 1:野餐/露營黨必看
??高風險操作??
?野炊用溪水洗菜、露營喝生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未處理的自然水是戶外旅行者腹瀉的主要誘因之一。
?肉類、海鮮等解凍不徹底,容易出現“外焦里生”“外熟里生”。
? 提前制備好的生冷食品(如壽司、沙拉)或熟肉制品等,常溫放置時間過長,滋生細菌的風險顯著增加。
廣東疾控來支招
1. 使用安全的水:避免喝未經消毒的水,建議自行攜帶干凈安全的瓶裝飲用水。
2. 徹底加熱:肉類、海鮮等冷凍食品,必須充分解凍,并徹底加熱(中心溫度≥70℃)。烤串類需避免“外焦里生”。
3. 現做現吃:壽司、沙拉、三明治等即食食物從制作到進食不超過2小時,避免使用魚生、蛋黃醬等易變質配料。
4. 便攜保鮮:使用專業戶外保鮮箱(內置冰袋/干冰)冷藏易腐食物,確保冷食中心溫度≤4℃。
5. 便捷食品推薦:不具備烹飪條件時,建議攜帶火腿腸、面包、餅干、堅果、飲料等無需加工的食品,方便快捷,謹慎選擇壽司、沙拉等容易變質的食品。
Part 2:吃貨探店指南
??高風險操作??
?點油炸燒烤類菜肴:高油鹽加重代謝負擔,長期食用增加慢性病風險。
?火鍋未熟透或吃涼菜:生肉、貝類、涼菜等食物因源頭或加工制作過程易污染致病菌,食用前未充分加熱,會增加食源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購買路邊攤烤肉、涼皮、果切:食物加工環境臟亂、原料來源不明,發生食源性疾病風險較高。
?光顧農家野味店或自行采挖野菜野生蘑菇:食材來源不明或未經檢疫,誤采誤食等引起中毒風險高。
正確的飲食指南
1.優選健康烹飪方式:點菜時,優先選擇燉煮、紅燒、清蒸等方式烹飪的菜肴,避免油炸、燒烤等高油高鹽的方式,以減少對身體健康的不利影響。
2.火鍋煮熟煮透:食用火鍋要注意煮熟煮透,加熱時間太短存在食品安全的風險。另外,需慎重選擇冷葷涼菜等高風險食品。
3.少吃、不吃路邊攤:盡量不吃路邊攤美食,特別是烤肉串、烤腸、炒河粉、拌涼粉、拌涼皮之類的食物以及切好分裝的水果和果切類點心等,其食材來源、清潔衛生狀況無法得到保證。
4.選擇正規經營的餐廳:前往正規經營、供餐環境較好的餐廳探店用餐,不吃農家野味或自行采挖野菜野生蘑菇。
5.保存小票:外出消費盡量保存好發票、小票、電子交易記錄等有效憑證,以便能夠在發現食品安全問題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溫馨提醒
一旦發生食源性疾病,應馬上到醫院就診,不要自行服用藥。同時,保存可疑食物殘渣,方便檢測溯源。
這個“五一”
讓美食只留回味,不留風險!
來源:廣東疾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