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抗大八分校的辦學歷史

0
分享至

方偉


位于皖蘇交界處的安徽省天長市龍崗社區,是一座水鄉古鎮,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曾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以下簡稱八分校)所在地,留下了豐富的辦學遺存,是全國14所抗大分校舊址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所。4年多的敵后辦學時間,八分校先后培養了2000多名軍政干部人才,為淮南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和奪取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貢獻。

八分校前身是成立于1940年5月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軍政干校。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及所屬部隊整編為新四軍第二師,江北指揮部軍政干校一部擴建為新四軍第二師軍政干校。不久,經時任新四軍政委劉少奇提議,中央軍委同意,新四軍第二師軍政干校改為抗大第八分校,由第二師直接領導,同時與抗大總校建立聯系。新四軍副軍長、二師師長張云逸和副師長羅炳輝分別兼任八分校校長、副校長。5月4日,八分校在天長縣張公鋪舉行了第一期開學典禮。張云逸作了動員報告,闡明了當時的國內外形勢,著重闡述了抗大的教育方針,即“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第一期開學時有學員近400人。不久,因日軍發動大“掃蕩”,學校幾經輾轉于同年秋遷到天長龍崗。由于新招收不少青年學生,學員總數達到600多人。八分校在龍崗利用相對安定的環境進行正規化辦學,教學質量有了顯著提升。1942年4月,第二期開學,學員800多人,均為第二師營以下干部。開學前羅炳輝兼任校長。同年8月,在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召開的華中抗大工作會議上,新四軍代軍長陳毅對八分校取得的教育成績給予了表揚。1943年4月,八分校撤離龍崗并移駐附近農村。當年秋季,八分校改編為第二師教導團。其后八分校(教導團)繼續辦學兩期,培訓學員800余人。

八分校辦學體制是校、隊兩級制。校的領導機關設有訓練處、政治處(后改為部)、供給處。校機關還下設有俱樂部、醫務所、實驗劇團、校報社等機構。學員隊主要分為營級以上干部隊、連級干部的軍事隊和政治隊、排級干部的軍事隊和青年學生隊等。各學員隊設有隊長、指導員。學員主要來自部隊,也有少數是來自根據地和從上海等地投奔新四軍的知識青年。第二師師部高度重視教職工隊伍建設,學校的不少處長、科長等都是紅軍老干部。教員以部隊選拔為主,也有部分來自抗大總校和地方。1943年春,抗大華中總分校撤銷時派出數十名教員和干部來到八分校,有力加強了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力量。

教學內容以政治理論和軍事為主,兼顧文化知識的學習。政治理論教育主要包括時事政策教育和理論課程。時事政策教育主要由新四軍軍部和第二師師部領導作輔導報告,一般以上大課的形式進行。陳毅、張云逸、鄧子恢、鄭位三等都到校作過報告。常設的理論課程有馬列主義基本理論、社會發展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黨的建設和黨的政策等。文化教育方面,主要包括語文、算術、歷史和地理常識等內容。軍事教育主要學習毛澤東關于游擊戰的思想和各種作戰方式等內容,同時進行投彈、射擊、翻越障礙等基本軍事訓練。張云逸、羅炳輝都曾為學員親自做戰術示范動作。根據形勢需要,八分校還組織學員參加戰斗和軍事演習。1941年5月底,八分校成立不久,日軍對淮南津浦路東地區發動了大“掃蕩”。學校組建了戰斗小分隊,參加并順利完成偵察和阻擊敵偽軍的任務。1941年秋,八分校組織全體學員進行了長途行軍和軍事演習,歷時半個月,行程700余里。

八分校極為重視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學校堅持每周開展黨日活動,召開黨小組會,檢查思想,學習黨的文件。1941年9月,張云逸、鄭位三、羅炳輝等向學校評選出的模范黨員頒發了證章和獎品。1942年到1943年,在全校進行了革命人生觀、反不良傾向的教育。1943年到1945年,學校深入開展整風運動。各項教育工作的開展,提高了學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純潔了黨的組織和干部隊伍。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抗日軍政大學校訓在八分校得到了嚴格貫徹和踐行。一是弘揚理論聯系實際之風。教學內容緊密結合新四軍和根據地建設實際,力求以理論指導實踐,做到知行合一。第二師政委鄭位三組織指導部分教員和學員深入農村開展近一個月的調研,使參加人員受到了深刻的群眾教育和實踐鍛煉。二是弘揚艱苦樸素之風。敵后的辦學條件十分有限,學員們克服沒有課堂、沒有桌椅、沒有紙筆的諸多困難,堅持學習。八分校組織學員開荒種菜、養殖鵝鴨,既改善了伙食,又磨礪了意志。三是弘揚團結友愛之風。干部和教員既關心學員學習和生活,又處處發揮模范表率作用。學員們懷著相同的理想信念和革命追求聚集在一起,彼此互相關心幫助,結下了深厚真摯的情誼。

八分校實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注重軍容風紀,每天進行早出操、晚點名,經常于夜間和拂曉進行緊急集合,強調令行禁止、分秒必爭。緊張的學習之余,學校的文體活動豐富多彩。晚飯后或節假日常有籃球等比賽。出操、上課和開飯前,各隊都要唱歌、拉歌。每周一次同樂晚會,學員自編自演,熱鬧非凡。有學員多年后仍然感慨:我們的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困難很多,但同學們很舒暢、很愜意、很自豪、很活潑開朗,到處歌聲飛揚。

八分校與駐地關系極為融洽。學校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受到駐地群眾的擁護。學員們經常幫助群眾進行生產勞動,幫助地方防汛或者修路。在醫藥較為緊缺的情況下,學校醫務人員常為群眾看病送藥。駐地干部群眾對于八分校的辦學也非常支持,很多群眾將住在自己家中的學員視作親人。家境富有的龍崗青年戴之炎受到八分校校風熏陶感染,主動捐出自家農田100多畝作為八分校操場,并帶頭參加抗日武裝。1943年8月,八分校組織師生與地方干群聯歡,地方贈學校一面寫有“越抗越大”四個大字的錦旗,八分校回贈一面寫有“銅墻鐵壁”的錦旗。1945年8月,隨著在校學員全部分配到前線部隊,投入對日軍的最后一戰,八分校勝利完成了歷史使命。在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八分校的學員都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不少學員更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在激烈的槍林彈雨中,實現了自己在抗大學習時為國捐軀的鋼鐵誓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臺資訊 incentive-icons
金臺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
1334424文章數 199876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昌吉市| 松江区| 中牟县| 东海县| 米脂县| 洪泽县| 昔阳县| 长汀县| 绍兴县| 五峰| 安新县| 定襄县| 额尔古纳市| 石嘴山市| 峨山| 沿河| 双江| 札达县| 仁怀市| 天等县| 绥宁县| 永安市| 三亚市| 公主岭市| 任丘市| 银川市| 射洪县| 万载县| 吉安市| 中阳县| 蒲城县| 新蔡县| 奉贤区| 会泽县| 南召县| 同江市| 宁南县| 龙口市| 独山县|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