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七星聚義,拉開梁山一百零八將故事的序幕。而一場招安,讓梁山七星聚散,各自分別。
宋江帶著李逵喝毒酒而死,吳用與柴榮自縊于宋江的墳前。
他們推著梁山好漢前行,結果得來這樣的下場,而那些在方臘之戰中活下來的好漢,又是怎樣的結局呢?
結局凄慘,比比皆是
眾所周知,征討方臘一戰極為慘烈,要不是公孫勝力挽狂瀾,梁山好漢們大概還要貢獻一波生命,可能就不只是70多人命喪戰場了。
不過,在這些死亡的好漢中,有五位好漢結局極為悲慘,若是他們知道自己會有這樣的結局,還會不會接受招安呢?
第一人名為郝思文,在大刀關勝的介紹下,他選擇加入梁山,后跟在關勝左右,算是第一助手。
不過,可能是他的實力有些弱,所以在書中的著墨不多。
但作者也詳細介紹了他的職位,擔任遠探出哨頭領,也就是沖鋒在前,為梁山探聽情報,其中包括朝廷軍隊的部署、敵軍的行軍方向等。
而這意味著他們需要靠近敵軍,稍有差池,就有可能被發現。
在征討方臘的時候,梁山好漢來到了杭州,宋江立馬派郝思文等人前去探聽情況,結果在探聽過程中,由于他們過于靠近,被敵軍將領發現。
郝思文他們來不及跑,就看到了無數支箭向他們射來,郝思文憑借著敏捷的身形躲過一劫,最后還是被活捉了。
宋江等人得知這一消息后,頓時悲從中來,因為他們知道郝思文已經是在劫難逃,果不其然,隔天郝思文便被處死。
而第二、第三位也是在杭州之戰喪命的,他們分別是董平和張順。
在獨松關之戰中,董平因為左臂受傷,不顧眾人的勸阻來到敵軍城門前,與張韜等人對戰。
此時,董平的身邊只有張清一人,加上他自己受傷,對付張韜他們有些吃力。
無奈之下,董平只能給張清使了一下眼色,隨后便提槍離開。結果張清卻被厲天閏擋住了去路,一時不慎,被挑落在地,最后不治身亡。
而董平見兄弟被傷,連忙前去營救,結果一挑二根本挑不過,最后被張韜攔腰斬殺。結局異常凄慘,董平沒有活到與方臘的總決戰上。
而張順擅長水性,陸地作戰不太好,所以一般是隨從作戰。
但誰又能想到,識水性的張順竟然會死在水池之中,讓人唏噓不已。
緊接著第四位是孟康,雖然他并不出名,但他的回旋錨使得很好,算是獨一份。因為經受不住官員的壓迫,選擇憤而殺之,被官府通緝,不得不來到梁山。
這之后他便在梁山上掌管后勤,還時刻盯著船只、武器的建造。他還時不時地提出自己的建議,算是厲害的存在。
但在征討方臘的過程中,他被火炮擊中,不慎身亡。
而最后一位可能是千古第一慘,因為他就是張飛。一生“公明哥哥”,那就是一輩子的哥哥。即便是知道宋江給自己下毒,張飛也是甘愿赴死。
沒想到張飛沒有死在征討方臘的路上,竟然死在了自己的手里,著實令人唏噓。
但更令人感慨的是,若是將那些結局美好的人的故事說出來,才發現張飛等人是慘上加慘,那其他人又有著怎樣的結局?
平淡人生的縮影
若論起結局美好的人,絕對要數宋江的弟弟宋清了。
在跟隨宋太公上了梁山之后,宋清得以謀得一份肥差,那就是管理梁山的食宿。
一旦梁山上需要購買食物,或者是招待他人,宋清便隨意拿梁山的錢,誰知道剩下的會不會放到自己的腰包里?
靠著這份肥差,宋清的日子過的十分滋潤,每天好酒喝著,時不時還有進賬,根本不用自己出力。大家都知道宋清的身份,也不敢得罪他。
不過,宋江不擅長武功,可以說是手無縛雞之力。
在接受朝廷招安之后,宋清依舊跟著哥哥南征北戰,不過他一般都是待在后勤,管理軍隊的吃飯住宿問題,根本接觸不到打仗。
為了弟弟的安全,宋江甚至派了一些會武功的人在他身邊,這才得以在征討方臘中活了下來。
他本以為征討勝利后,迎來的會是封官加爵。但沒想到爵是有了,結果哥哥被毒酒毒死了。宋清內心悲傷不已,決定回鄉務農,終生都沒有回朝廷。
可能宋清是想要靠著這種方式躲避朝廷的罪責吧,畢竟他的哥哥就是被朝廷害死的,獨留他們一家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失去性命了,還不如躲遠點。
于是宋清便在晚年當了農民,過上了含飴弄孫的生活,還算完美。
若是說宋清是靠著宋江的關系,那另外兩個稱得上幸運了。
朱仝的悲慘人生從宋江、吳用開始,而最后的美好結局全靠自己爭取。
他在被發配滄州之后,來到了縣衙工作,每天還有一些俸祿,過得還算可以。加上知府十分看重他,便讓朱仝當小衙內的“保鏢”。
而小衙內也十分喜歡這個滿臉胡子的叔叔,成天拽著他一起玩。不巧的是,他們遇到了吳用一些人,這也是朱仝悲慘的開端。
小衙內平白無故被李逵摔死,朱仝被知府下令追殺,不得不帶著家人來到梁山。
隨后他便跟隨宋江等人南征北戰,不過,他始終與李逵不對付。
在征討方臘結束后,朱仝因為之前曾在朝廷任職,沒有受到官員的排擠,最后成為了一名將軍,甚至帶領軍隊對抗金兵,立下了赫赫戰功。
可以說,若是沒有上梁山,朱仝一片坦途。即便是上了梁山,他也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為自己爭取了最好的結局。
除了他之外,還有李應,他出現在三大祝家莊那一劇情,依舊是被宋江等人逼上了梁山。
在梁山上,他過得十分低調,每次都是跟在人后,大多時間也是在搞后勤。
但就是這樣的人,他也在征討方臘的戰爭中活了下來,最后得了一個官職,過上了平淡的生活。
除了他們三個,還有兩位才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人生贏家
第一位便是燕青,才貌雙絕,武功出眾,一出場就吸引了諸多人的目光。
而他作為盧俊義的護衛,即便是上了梁山,也對其照顧有加,不忘舊恩。
這樣的人放到現在,無人不說一句“風流倜儻”。
燕青善使弓弩,甚至能夠達到“百步穿楊”的地步,遠程攻擊絕對一流。
不過,在近戰方面,可能李逵有話說,畢竟曾被燕青一招鎖喉。
而他在招安的時候存在感十足,通過接觸宋徽宗喜歡的女人李師師,傳遞梁山想要招安的消息。也是在這個時候,燕青與李師師結緣。
隨后招安之后,燕青跟隨軍隊南征北戰,射殺方臘數名將領。
不過,在回朝的路上,燕青來找了盧俊義,表示朝廷不會待見他們的,現在是離開的最好機會。但盧俊義對兄弟忠義、對朝廷忠義,最后兩人不歡而散。
據說,燕青離開的時候,還帶著一箱珠寶,足以后半生的生存。
他這才是為自己的人生考慮,另外他還帶走了李師師,簡直就是愛情與事業雙豐收。
不過,這僅是《水滸傳》中的說法,另一種說法是他下落不明了。
而第二位的人生堪稱人生贏家的高配版,因為他不止活了下來,還活成了國王,他便是李俊。
在剛開始的時候李俊就是一個惡霸,遇到宋江之后,便成為梁山上的水軍頭領之一。
在一些水戰中,李俊率領軍隊渡過江河,直指敵軍的城門,以迅速出名。
而在征討方臘的時候,李俊則起到了聲東擊西的作用,通過讓敵軍轉移注意力,成功讓宋江等人破城而入,最終拿下方臘。
但在班師回朝的時候,有許多的人選擇留下來,比如失去一只胳膊的武松,決定留下來照顧病重的林沖,不愿跟隨宋江回朝。
還有就是李俊,因為“中風”不得不留下來,他還將童家兄弟留了下來。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他們乘船離開了,還到了暹羅國。
李俊憑借著自己的能力,成功當上了國王,帶著兄弟們一起吃香的、喝辣的。
人的選擇真的可能會影響自己的一生,稍有不慎,就會跌落另一個境地。那么,宋江選擇招安這條路,到底對不對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