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關稅戰愈演愈烈,金融市場的動蕩程度幾乎呈現出了與日俱增的不可控和無法預測的突出特性。沒人還敢在這個時候打包票稱自己是金融好手、經濟專家,即便是特朗普也不例外。
特朗普曾大方承認金融市場的變化和關稅政策有一定關聯性,但卻仍然不肯改變朝令夕改的風格,甚至于有意擴大事態,不想讓當下的美債市場趨向穩定。
像特朗普就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看不順眼,認為鮑威爾在推動美聯儲降息上總是后知后覺,無法很好地配合自己。
特朗普甚至公開炮轟鮑威爾,毫不掩飾地表達出了威脅之意:“如果我想讓他走人,他很快就得走”。
但總體而言,特朗普對于美債市場的看法是不允許排在前三的債權國肆意拋售美債。
據媒體報道,美國財政部于本月16日公布了排在前三位置的美國債權國增減美債的具體情況。
根據數據情況顯示,我國、英國和日本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增持美債。
其中日本增持美債數額最多,達到466億美元;我國則增持美債235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增持。
目前我國持有的美債數額為7843億美元,相較于日本持有的美債份額而言少了近乎3500億。
雖然這是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前一個月的美債情況,但也著實讓特朗普松了一口氣。
因為我國并沒有選擇在特朗普上臺后當即大規模拋售美債,也就是沒有出現特朗普意料之外的那種情況。
如果我國一上來就大幅拋售美債,很可能特朗普就無法用關稅大棒逼迫我國低頭了。
然而,我國雖然選擇了增持,但總體持有的份額卻并不多,大約只站到美債總份額的5%而已。
這5%的美債份額完全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全部拋售,而后重創美國金融市場。
盡管只是5%的美債份額遭受拋售,可架不住我國可能帶動其他國家跟進拋售進而引發所謂的蝴蝶效應。
這也是一些外國專家的看法,如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爾格·克萊默就認為美債是我國握有的強大籌碼之一。
除此之外,來自于美國的經濟專家也稱:“中國另有目的”。
但我國至今都沒有這樣做,仍然將這一殺招牢牢握在手中,仿佛在等最佳出手時機。
不難發現,我國其實早就做好了相關準備,知道特朗普重返白宮后仍然會將主要精力放在遏制中國戰略之上。
雖然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一直頻繁提及調停俄烏雙方,盡快促成和平到來,但如此快刀斬亂麻之后呢?特朗普后續會不會將主要目標放在我國身上?
更何況特朗普早在第一任期就公開打出了反華牌,執意掀起中美貿易戰。
現在看來,特朗普不僅野心極大而且非常狂妄。
在俄烏雙方仍然沒有實質性談妥的態勢下,特朗普就巧借副手萬斯之口繼續向俄烏雙方施壓。
但是我國能夠在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之前就做好相應準備,那也就意味著在推出反制措施之上也擁有多種不同的分級方案。
比如特朗普強硬時應該用出哪些一錘定音的反制措施;不強硬時又用哪個;強硬柔和都有,又該怎樣使用。
簡而言之,特朗普不希望讓美債市場穩定早就在我國的意料當中。
如果特朗普希望狂風暴雨來得更猛烈些,我國必然會成全特朗普,用大幅拋售美債的形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