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26日,2025汽車半導體生態大會暨中國車規芯片技術路演&中國車規芯片成果展示區在國家會議中心(上海)圓滿落幕。本次大會由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和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指導,《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上海車展管理有限公司、汽車電子產業投資聯盟聯合主辦,愛集微咨詢(廈門)有限公司協辦,旨在往屆上海汽車展高水準、高規格、強陣容的基礎上,搭建全球汽車半導體產業精英交流合作、成果展示的頂級平臺。
4月26日,“中國車規芯片技術路演”邀請到了順絡電子、唯捷創芯、威兆半導體、敦泰電子、希荻微、琻捷電子、上汽芯片工程中心、極海微電子、首傳微電子、微容科技、慷智、芯祥科技、摩爾芯光、芯力特等14家企業帶來汽車芯片相關的新技術、新成果、新應用,借助2025上海車展高規格平臺,與汽車產業鏈企業一起共話車規“芯”故事,共謀汽車“芯”未來。
被動元件:出貨量仍將高速成長
順絡電子成立于2000年,歷經25年的耕耘,已成為全球前二的疊層電感、全球前三的片式繞線電感、全球最大的車載小功率變壓器供應商,片式電感產品全球市場份額超過10%。
順絡電子銷售總監虞麗
順絡電子銷售總監虞麗表示,汽車電子已成為順絡電子的發展戰略核心,車規產品已覆蓋智能座艙、BMS、OBC/DCDC等十大領域,2024年汽車業務營收占比達18%,增速最快。在車載應用領域,順絡電子產品矩陣包括信號線和電源線共模、脈沖變壓器、RF電感、LTCC元件和功率電感等,依托繞線/疊層兩大技術平臺推出革新方案,多款產品已通過AEC-Q200認證,能夠為汽車電子客戶提供非常完善的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
聚焦自動駕駛高算力場景下車規MLCC技術革新,微容科技車載行業總監張德鎖從五個維度分析得出,汽車電子中被動器件革新方向將朝著高可靠性、高耐溫和小型化方向發展。目前,微容科技已建立高容、微型、高壓、超高溫、軟端子五大系列MLCC產品矩陣,可滿足車載行業各領域對于車規級MLCC的需求。
微容科技車載行業總監張德鎖
作為國內首家批量車規MLCC原廠,微容科技已和國內外多家主流智駕芯片平臺展開合作,并向多家智能駕駛產品相關的Tier 1批量供貨。張德鎖表示,“高算力下對高容產品的需求增加,技術是最大的生產力,拳頭產品將推動公司未來三年維持40-50%的增速。”
通訊傳輸:車內演繹“加速度”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市場,正引領射頻前端芯片規模上車。受益于市場需求增長及自主可控的雙核驅動,本土射頻芯片企業唯捷創芯利用多年深耕手機行業的技術底蘊,2022年與比亞迪、移遠通信達成戰略合作,正式切入車載市場。
唯捷創芯市場經理沈丹陽
針對汽車網聯化進程中4G技術難以滿足低時延、高帶寬等核心需求,唯捷創芯市場經理沈丹陽表示,唯捷創芯推出5G全系通過AEC-Q100認證的車載射頻前端解決方案,涵蓋Sub-3G分立PA 、Sub-6G LPAMiF、LFEM、LNA。同時Sub-3G LPAMiD、LDiFEM等器件也正在認證過程中,可滿足車載場景多樣化需求。目前唯捷創芯VCA系列車規芯片已在MT2735平臺量產,2024年進一步擴展至MT8678/75智能座艙平臺。
隨著汽車新四化進入落地關鍵時期,車載SerDes芯片已成為剛需,攝像頭、顯示屏、超高帶寬的雷達都會用SerDes芯片來傳輸視頻信號和實時數據。首傳微電子是國內最早采用A-PHY標準研發車載SerDes芯片的企業,早在2022年已順利完成國內首款A-PHY全功能串行器與解串器對片的流片驗證,并獲得SGS頒發的ISO26262:2018功能安全ASIL-D流程認證證書。
首傳微電子CEO張晨光
本次上海車展,首傳微電子發布了車載SerDes芯片新品——VL7717S、VL7722S、VL7724S,開創性地在同一套產品中融合了MIPI A-PHY和HSMT雙協議標準。CEO張晨光表示,這將成為車載SerDes領域的又一里程碑。不僅是首顆支持兩種不同協議類型,更因兩種協議均為公共標準協議,進一步加速了國產SerDes標準化進程。
作為國內首家擁有CAN、LIN收發器的IC設計廠商,芯力特專業從事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現為豪威集團旗下獨立運營的品牌,擁有授權國家發明專利十余項。自2012年成立以來陸續發布了100余款產品,其中CAN/LIN出貨量超過5億顆,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通訊、安防等眾多領域。
芯力特市場總監王閏星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汽車也正朝向電動化、智能化與網聯化變革。汽車分布式網絡也隨之誕生。據芯力特市場總監王閏星介紹,為適應汽車系統變革的芯力特SIT CAN&LIN收發器已應用于汽車前裝市場,出貨數量超5億顆。截至目前,芯力特已與國內外多家領先的汽車廠商及600多家一級/二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系。
觸控顯示:國產方案迎風起
過去,移動設備是觸控技術的主要應用場景。然而,隨著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車用顯示觸控技術開始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對汽車來說,傳統的按鈕正逐漸消失,觸控化、數字化已成趨勢,2024年全球8800萬輛新車大約使用了2.3億塊面板(觸控面板約7600萬塊),同時LTPS高階面板的應用也越來越多。
敦泰電子LCD及前瞻技術市場處處長蕭培宏
敦泰電子LCD及前瞻技術市場處處長蕭培宏重點分享了內嵌式(In-cell)觸控的優勢、未來發展趨勢、敦泰電子產品矩陣等。“我們首款車規IDC量產超過3000萬顆,每7輛新能源車,就有一輛用的是敦泰電子的方案。”
慷智CTO劉昕從車載數字視頻SerDes的行業痛點、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凸顯SerDes芯片在新一代智能汽車中的重要性。機構數據預測稱,隨著高階自動駕駛的推廣,多鏈路顯示的增加等因素驅動,預計到2030年SerDes的市場規模或達到100億美元。
慷智CTO劉昕
劉昕指出,“慷智在車載SerDes市場上已經耕耘快10年,擁有20多顆車規級芯片量產,出貨量超700萬顆,在整車廠接受度很高,成本很低。”慷智產品已應用于ADAS、車載攝像頭、智能座艙等領域,未來將計劃擴展產品線至車載以太網、多模態感知融合等方向,并加速全球化布局。
電池&安全:為創新堅守底線
高邊開關(High-Side Switch)在電子電路中主要用于控制電源與負載之間的連接,其保護作用至關重要,能夠防止電路因異常情況(如過流、短路、過熱等)損壞。我們看到汽車的自燃現象不少是線束破損之后搭鐵產生的自燃現象,希荻微汽車市場總監指出,高邊開關具有保護、診斷與反饋功能,可以對整車的負載用電節點予以監控,上報給用戶去智能監控,以達到安全保護的目的。
希荻微市場總監
“在與客戶的接觸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客戶接受這一概念,用高邊開關替代傳統的MOS管和外圍保護電路,以實現更加智能化的保護。” 希荻微汽車市場總監表示,希荻微推出的高邊開關芯片系列產品,基本涵蓋了市場上眾多主流的高邊開關需求。通過“防護-診斷-上報”全鏈路技術閉環,助力車企攻克線束老化自燃風險,提供快速反應的硬件級安全冗余,為汽車智駕系統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琻捷電子CTO溫立從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的發展趨勢出發,重點介紹了無線BMS方案在降本增效、方案靈活、超低功耗喚醒、射頻性能、異構數據傳輸、硬件同步特性、功能安全等方面的優勢及技術特性。“無線BMS方案可以抵近安裝,支持安裝更多的傳感器,提升電池管理安全性,并極大簡化線束連接,同時還天然具備同步采樣算法,對SOC、SOH的估算會更精準。”
琻捷電子CTO溫立
溫立透露道,琻捷電子儲能純無線BMS方案已于去年第四季度推出,單電芯無線AFE預計今年Q3給客戶送樣,單電芯無線AFE+Sensor Interface方案預計明年Q3推出,單電芯無線AFE+Sensor Interface+電化學阻抗EIS方案也已經在開發之中。
芯祥科技CEO吳苗松從車規芯片國產化突圍出發,指出目前BMS產品主要依賴進口,被卡脖子風險突出,國內的BMS芯片大多處于上車測試階段。芯祥科技針對市場需求,對BMS進行了差異化創新,推出18串高精度BMS AFE芯片,配套2.5Mbps雙向菊花鏈通訊橋接芯片等產品,在今年可以上車。
芯祥科技CEO吳苗松
在邏輯芯片方面,吳苗松強調芯祥產品通過100%國產供應鏈,以BMS+邏輯雙引擎推動車規芯片自主可控,賦能儲能、eVTOL等新興領域。截止目前,芯祥科技已經量產600種邏輯芯片,產品種類是國內目前最全的,預計到今年底還會增加到800種,2026年超過1000種。
智駕感知:超融合感知再上新臺階
L3/L4輔助系統對感知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摩爾芯光聯合創始人、CEO孫杰從破解激光雷達“測速盲區”與“強光失效”痛點的角度作出專業解讀。
摩爾芯光聯合創始人、CEO孫杰
FMCW激光雷達(調頻連續波激光雷達)基于多普勒效應原理,通過檢測反射光的頻率變化精確計算目標距離和速度。針對L3/L4輔助駕駛面臨的三大核心挑戰——傳統ToF雷達因無法獲取速度信息導致的運動物體誤判、毫米波雷達0.1°以上低分辨率引發的靜止障礙物漏檢、依賴高線束方案導致硬件成本激增,孫杰表示,摩爾芯光推出全球唯二量產的片上集成FMCW的激光雷達,芯片級集成是釋放FMCW潛力的關鍵,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可擴展性強等特點,面向量產設計。
極海微電子汽車電子芯片事業部銷售總監黃錦重點闡述了企業如何以自主創新破解汽車智能化的核心難題。針對輔助駕駛領域對超聲波雷達激增的需求,極海自主研發的GURC01超聲波傳感器打破國際專利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其精準測距能力(0-6.5米)有效解決了惡劣天氣下近距離感知痛點。近日,極海微電子與廣汽聯合開發的符合AK2標準的全國產供應鏈的新一代產品,符合AK2標準的G-S01/G-T03系列,實現國產供應鏈突破,助力超聲波雷達市場規模的躍升。
極海微電子汽車電子芯片事業部銷售總監黃錦
黃錦表示,目前,極海構建了覆蓋車規級MCU、超聲波傳感器、LED驅動器的三大產品矩陣,以雙ISO 26262安全體系保障芯片可靠性,車規MCU累計出貨超3000萬顆。未來隨著更多在研產品落地,極海正加速實現從國產替代到國際趕超的跨越。
芯片功耗:三級協同重塑能效標桿
上海汽車芯片工程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作為國有平臺型企業,聚焦智能駕駛芯片功耗管理痛點,破解國產車規芯片產業化難題。
上海汽車芯片工程中心總監賈俊波
工程中心總監賈俊波認為,隨著汽車智能化持續發展,將帶來汽車功耗越來越大弊端,會影響到車的續航里程。其中,架構對功耗的影響最大,電路級設計、工藝等對功耗的影響也很大,這三個方面是解決大功耗問題,實現低功耗應用的關鍵。
針對新能源汽車高算力芯片引發的續航焦慮與熱失控風險,工程中心通過架構級優化、電路級設計及工藝級協同三層次解決方案,助力芯片上車的功耗管理工作。目前工程中心通過“平臺+生態圈”模式,建立“主機廠+Tier 1+芯片企業”一體化產業鏈,形成上下游強協同關系,打造國產自主可控的“車&芯一體化”創新生態圈。
繼動力電池之后,功率半導體成為新能源汽車的第二大零部件。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在電機驅動、充電效率等關鍵領域突破性能瓶頸,威兆半導體憑借自主創新和技術突破,已發展成為國內少數同時具備SGT、Trench、SJ及IGBT等先進功率半導體設計能力的企業之一。
威兆半導體市場總監謝濱林
威兆半導體市場總監謝濱林表示,針對汽車行業應用,威兆半導體已就動力域、座艙域、車身域、底盤域、充電樁等需求提供豐富的產品及解決方案,以車規級可靠性與比亞迪、吉利等共建國產功率器件生態,公司旗下部分產品出貨量已進入國內前三。
據悉,威兆半導體已建立健全的產品測試及驗證體系,珠海生產基地也已橫向覆蓋ISO 9001(質量管理)、CNAS(檢測能力),縱向打通IATF 16949(車規)等專業認證,能夠為客戶提供高一致性、高可靠性和高能效性的功率器件產品。
結語
隨著最后一位嘉賓的精彩分享結束,本次技術路演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只是一個新的起點。
汽車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我們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里,與各位行業精英再次相聚,共同見證汽車“芯”時代的蓬勃發展。讓我們攜手共進,為推動汽車半導體產業的繁榮貢獻力量,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