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勞動者|一對師徒 兩代勞模
六安兩名數控機床工在一線崗位詮釋工匠精神的傳承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師傅是全國勞動模范,徒弟是安徽省勞動模范,在六安市永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這對數控班“勞模師徒”的故事被傳為佳話。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記者走進工廠車間,傾聽這兩代勞模之間的故事。
初見到詹求鋒,他正在一臺車床上指導工人加工零件。裝好細長軸,調整好中心架,機床急速旋轉,他搖動手柄,很快就在長軸上鉆出一個中心孔,測量合格后才擦了擦手上的油泥走下操作臺。而在車間另一塊區域,王明明站在數控車床的電腦控制臺前輸入程序指令,一串串數字在液晶屏上飛快跳動,一批批符合要求的零件被加工出來。
師傅專注沉穩,徒弟朝氣蓬勃,這是記者見到兩人的第一印象。
2017年,六安市開展“名師帶高徒”活動,進廠工作已經6年的王明明,拜在了全國技術能手、2015年全國勞動模范詹求鋒的門下,這讓王明明又興奮又有壓力:“我要是學不好,不就丟了師傅的臉。”
以詹求鋒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廠里承擔了技術攻堅的重任,王明明抓住機會不斷向師傅學習各種技術,在攻關項目中經常與師傅深入討論,一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2023年,公司接到一個訂單,零件對精度要求高,而且表面不能有一點點劃痕,加工時稍不注意就會發生變形,難度很高。交期緊、任務重,為了拿下這個訂單,詹求鋒帶著王明明開展了技術攻關。
剛開始試驗,加工出來的零件沒有通過客戶質量要求。為了解決工藝難題,師徒倆齊心合力,共同設計制作出一種裝置安裝在機床上,順利滿足客戶的質量要求,通過裝機試驗。“我們兩人就像接力一樣,白班我安裝調整好裝置,王明明上夜班記錄好各種參數,隨時和我溝通,最終調試到我們滿意的狀態。”詹求鋒說。
2014年,詹求鋒拿下了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數控車職工組第19名的佳績,創安徽省歷屆最好名次;2018年,王明明代表安徽省參加第八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榮獲數控車職工組二等獎,并在2022年被評為“安徽省勞動模范”。“我這個徒弟,不僅聰明,還有一股鉆勁。”說到王明明,詹求鋒一臉驕傲,而在徒弟眼中,詹師傅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讓他受益終身。
如今,王明明也被六安市人社局評選為2019年度“名師帶高徒”項目的名師,他帶出的徒弟在2020年六安市技能競賽中分獲數控車一、二等獎。
“希望徒弟的技能水平能超過我們,更希望我們的工匠精神能一代一代傳下去。”采訪中,詹求鋒和王明明不約而同地告訴記者。
(記者 蘇藝 劉職偉 謝麒麟 海報設計 羅中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