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五一勞動節,很多相聲圈網友都在網上發“祝郭德綱五一快樂”和“祝于謙全家快樂”,可見還是有不少網友關注相聲演員郭德綱和于謙。
郭德綱快樂不快樂我們不知道,德云社官方賬號在五一前夕發了一段郭德綱的采訪視頻,從視頻中我們感覺郭德綱好像沒有那么快樂 ,甚至都有些氣急敗壞了。
這段視頻的主要內容是郭德綱為京劇《五鳳朝陽》中的“大出殯”互動環節進行辯解。
一、郭德綱的辯解
麒麟劇社京劇《五鳳朝陽》上演后,由于演出過程中有演員打著幡穿著重孝成群結隊到臺下和觀眾互動的情節,導致有些觀眾不滿,將照片發到了網上,引發很多京劇愛好者的批評,認為這種表演屬于嘩眾取寵糟改京劇。
批評的輿論發酵后,一些支持德云社和郭德綱的自媒體博主先進行了一波辯解,但他們的辯解普遍不到位。
比如郭德綱的鐵桿粉絲裘英俊拿相聲里也有披麻戴孝的情節進行解釋,這顯然屬于偷換概念,驢頭不對馬嘴。
一方面京劇是京劇,相聲是相聲,你不能拿相聲解釋京劇。另一方面觀眾和戲迷主要吐槽的不是披麻戴孝,而是他們跑到臺下互動,讓觀眾“沾沾喪氣”。
也許是覺得裘英俊等人的表現不給力,郭德綱親自錄了視頻,直接對《五鳳朝陽》的大出殯互動環節進行辯解。
郭德綱的大致意思是,他們小時候看戲時必須有披麻戴孝在觀眾席里轉這個情節,觀眾開心的都不行了,他們喜歡這種互動。有時候演出時間長了,掐一點戲,不披麻戴孝到臺下轉了,這場演出結不下來賬,觀眾說你這戲演得不對,我們就等著跟你互動。
按照郭德綱的話,京劇里披麻戴孝和觀眾互動曾經是演出必備內容,而且是觀眾強烈要求的,不這么演人家不給錢。
郭德綱的辯解能說得通嗎?
二、偷換概念和死無對證
郭德綱的辯解存在兩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偷換概念。
郭德綱所說的“我們小時候看戲”,你看的是什么戲?在什么地方演出?演出的又是什么劇目?他都沒說。
實際上,在以前的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等地方,每當有人家辦喪禮的時候,他們會雇傭一些唱戲的小班,白天辦喪事的時候他們演奏哀樂,部分地區甚至還有哭活兒。
到了晚上,這些唱戲的小班一般會有晚場演出,在有些地區管這種演出叫“鬧棚”,有的小班在鬧棚時唱一些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目,也接受觀眾點戲,一般到了半夜當一些看熱鬧的婦女兒童散去后,有的班子甚至還有擦邊低俗表演。
這種唱戲小班俗稱草臺班子,在他們進行的午夜鬧棚演出時確實會有一些非常熱鬧的互動,有的尺度甚至非常大。
問題來了,麒麟劇社的《五鳳朝陽》能和草臺班子的鬧棚相提并論嗎?
《五鳳朝陽》演出的地點是正規劇院,唱的是相對正規的劇目,進行的也是正規演出,當然不能和草臺班子的鬧棚對比。
打個比方,德云社演員在相聲小劇場里說相聲時脫褲子,有些德云社粉絲辯解說沙灘上有穿得更少的,那能是一回事嗎?沙灘曬太陽可以穿比基尼,你過年全家聚餐也能穿比基尼嗎?
演出地點不同,演出性質也不同,自然不能相提并論,所以郭德綱對《五鳳朝陽》的辯解就屬于偷換概念。
也許有網友覺得不服,你怎么知道郭德綱所說的“我們小時候看戲”就是草臺班子鬧棚呢?為什么不能是天津京劇院的正規演出呢?
這就是郭德綱此次辯解話術的第二個問題所在,死無對證。
郭德綱所說的“我們小時候看戲”到底是哪個劇團?到底是哪場演出?到底是哪個劇目?他都沒說,主打就是一個無地點、無人物、無證據的三無說法,類似這種辯解是他特別擅長的。
比如郭德綱所說的“侯耀文去世前給他說了震驚世界的秘密”,你怎么證明這件事的存在?
這種死無對證式的偷換概念,也就導致郭德綱對《五鳳朝陽》大出殯互動環節的辯解顯得蒼白無力。
三、氣急敗壞
郭德綱在辯解之后又來了一句:有的朋友可能不理解,只能說您沒見過您不了解,沒有辦法,慢慢提高,慢慢提高。
別看郭德綱這句話聽起來顯得很謙虛,實際上這恰恰反映了他氣急敗壞的心態。
按照郭德綱的邏輯,有觀眾對《五鳳朝陽》大出殯互動提出批評就是因為不懂戲,需要提高對戲曲的認識。
這種說法屬于典型的強詞奪理,可能確實有不少網友沒見過草臺班子鬧棚,但那不叫提高,這就像有些觀眾喜歡聽經典歌曲卻欣賞不了喊麥《驚雷》一樣,你能說觀眾不喜歡《驚雷》就需要提高對音樂的認識嗎?
估計郭德綱自己也知道他對《五鳳朝陽》的辯解是蒼白無力難以服眾的,所以在最后甩出了這么一句“你需要提高”,強行挽尊,結果只能是越抹越黑。
最后再次祝郭德綱老師五一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