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綺蝶
4月27日,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執政百日。在全球經濟動蕩、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下,其“百日新政”引發廣泛爭議。據《華盛頓郵報》、ABC及益普索集團2025年4月的聯合民調,特朗普支持率跌至39%,較2月下降6個百分點,創80年來美國總統最低紀錄。批評者認為,其政策導致貿易秩序混亂與盟友關系緊張,演變為“百日亂局”;支持者則贊揚其兌現競選承諾的決心,簽署超百項行政令,重塑美國內政外交格局。
內政方面,特朗普激進改革引發爭議。特朗普通過百余項行政令快速調整移民、能源及政府機構管理政策。其中,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計劃引發行政與司法體系激烈博弈,凍結哈佛、康奈爾等高校聯邦資金的決定則激化學術界強烈反彈。外交方面,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股市震蕩,重創美國國際形象及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其強硬貿易立場導致盟友關系緊張,尤其在對華關稅問題上舉措反復,進退兩難。在俄烏沖突中,特朗普立場模糊,游走于親俄、挺烏與棄烏之間,未能促成?;饏f議,凸顯其外交政策的復雜性。
以下是特朗普再次執政100天之際,其主要內政外交議題的進展狀態。
總體看,特朗普在內政與外交政策上展現出高度個性化、分裂式、強烈對抗性的決策風格,劇烈重塑美國經濟、外交政策和文化,未來仍將面臨更多來自國內外的挑戰,尤其是外交政策走向仍有諸多不確定性。
特朗普再次執政滿月時,中美聚焦北京編輯部曾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參與調查,評析特朗普的執政首月的表現(詳見)。兩個多月后,他們的觀點有何變化?編輯部再次邀請這些專家學者參與“特朗普百日觀感”調查,主要內容整理如下:
問題一:特朗普2.0百日表現是否與您的預期一致?
調查顯示,約60%的學者認為特朗普執政表現符合預期,較首月調查增加約10個百分點,集中在加關稅、退出國際組織及打破規則等方面。約30%的學者認為特朗普執政表現“不太符合預期”,主要因其在聯邦機構改革上的激進舉措(如大規模裁員)及內政外交未引發大規模反抗,顯示美國選民對其方向的默認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首月有關“吞并加拿大”“收回巴拿馬運河”“掌控格陵蘭島”的爭議言論,百日后已不再令學者意外,反映其這方面的個性化言論已無新意。
總體上,學者對特朗普政策的預期逐漸穩定,其激進改革雖具爭議,但未遭遇預期中的那種強烈阻力。尤其是當前民主黨的對抗力明顯不足。
問題二:就特朗普2.0的風格來看,您認為他更是一位_____(選最符合的兩項)。
和特朗普執政首月調查相比,此次調查中認為特朗普是一位“交易者+改革者”,和“復仇者”、“破壞者”的學者數量有所增加。和前一次調查一樣,沒有學者認為特朗普是一名綏靖主義者。
有學者為特朗普新增了“權力變現者”標簽,認為特朗普利用權力謀取個人利益。
例如,4月高關稅引發股市震蕩期間,特朗普及其政治捐助者被左翼勢力指控“操縱股市、大搞內幕交易以牟利”。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更是帶頭聯名致信美國證監會(SEC),要求對此展開調查。
問題三:您認為特朗普當前的俄烏方案能否得以實現?
75%的學者認為特朗普的俄烏方案難以實現,較首月調查增加10個百分點。一位學者提到,普京政府自認為在談判中占據優勢,拒絕妥協,于是特朗普施壓烏克蘭。而歐洲方面不能坐視烏克蘭以失去國土收場,輸掉這場已投入巨大代價的戰爭,于是特朗普再向俄羅斯施壓。美國的努力如同“莫比烏斯環”,只要兩方皆不愿作出妥協,就無法達成停戰協定。
部分學者指出,特朗普試圖繞過烏克蘭及歐盟,與俄羅斯直接談判,并采取“胡蘿卜加大棒”策略,忽視了歐盟等利益攸關方的角色。另有學者強調,美國并非俄烏沖突的“第三方”,而是深陷其中的關鍵一方,令?;鹎熬皬碗s化。
也就是說,特朗普的俄烏方案因各方底線分歧及特朗普策略局限,短期內難有突破。
問題四:您認為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的中美關系是:_____。
和首月觀察相比,一些學者傾向于認為中美關系趨向于更為激烈的競爭,但同等比例(40%)的學者認為,目前尚難判斷特朗普2.0政府任內對華關系走勢。
一位學者提到,當前不是中美關系緊張或緩和,也不是競爭更激烈或不激烈,而是因為特朗普內部決策的混亂引發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至少在關稅問題上如此。由于中美雙方本已有巨大的認知差異和互不信任,上述混亂使得雙邊關系很容易發生雙方都不想看到的突然脫軌。
還有學者認為,特朗普再次執政后的中美關系是競爭與對話并存。這種對話一般是指未來可能的貿易談判。在關稅戰升級和中方不妥協的背景下,此次調查中沒有學者認為雙邊關系趨于緩和。
問題五:您認為特朗普目前對華的姿態是?(單選)
近一半的學者認為,特朗普對華注重強硬施壓,延續了前任的“戰略競爭”思維。也有學者旗幟鮮明底認為,在應對中國方面,特朗普根本沒有戰略。其中一名學者提到,特朗普對華的確沒有明確戰略或政策,迎合美國國內只是一部分。最大的影響因素是特朗普的決策過程,如全球對等關稅政策基本由很小的圈子決定,主要是受貿易政策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的影響。當市場反應極為負面后,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又出來公關,影響力上升。
問題六:您認為MAGA下的中國與歐盟關系將會:
在特朗普在矮化烏克蘭和對歐加征關稅的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第三大市場吸引力上升,中國與歐盟合作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中歐近期高層互動頻繁,歐盟對華“去風險化”政策口吻上也有所軟化,表現了合作意愿。8成學者認為中歐關系可能重建緊密合作,較首月調查增加10個百分點。
特朗普執政首月觀感調查中,沒有學者認為中歐關系會變得更糟。但此次3成學者認為,中歐關系復雜,也有可能變得更糟。如電動車關稅、政府補貼、技術壁壘及俄烏問題方面的風氣仍存,歐盟很難統一內部對華態度。若特朗普持續施壓,歐盟也可能更依賴中國供應鏈,促成有限合作;但若中國出口激增或地緣沖突加劇,關系可能惡化。
沒有學者認為,在當前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下,中歐關系還能維持原狀。
問題七:您認為當前關稅戰的走向是:_____(可多選)
特朗普希望通過高關稅孤立中國,施壓其他國家限制中國轉口貿易和技術合作,試圖重塑全球供應鏈。但他目前加征的對華關稅對雙方經濟均造成顯著沖擊。美國消費者面臨物價上漲,跨境電商受創,特朗普不得不下調部分商品的關稅稅率。中國對等反制的同時也絲毫未做讓步。
8成學者認為,關稅戰能夠取得階段性緩和,中美可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一半的學者認為,這場關稅戰將繼續推動局部脫鉤,并轉向激烈的技術戰。只有少數學者認為,這場關稅戰將持續僵持,推動雙方全面經濟脫鉤。也有學者認為,無論關稅戰結局如何,雙方的硬脫鉤都將擴大。
問題八:您認為美國經濟是否會陷入衰退?
隨著特朗普新關稅引發股市震蕩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美國債務危機和美元地位等結構性議題再次承認國際社會熱議的焦點。在此次調查中,多數中國學者傾向認為美國經濟有陷入衰退的風險。
從兩次調查結果來看,學者們對特朗普再次執政以來的表現有了基本的判斷,大多聚焦其決策的不確定性。尤其是中美關系、俄烏沖突及關稅戰走向的不明朗,是特朗普接下來面臨的主要挑戰。在平衡國內聲望與國際壓力的同時,特朗普也會在對華政策或者和中國的地緣博弈中尋求突破。
高端訪談
更多訪談
基金會動態
更多動態
中美聚焦網|中美交流基金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