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的詩集《詩經(jīng)》所描寫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從山川風景、草木鳥獸到尋常生活、家國情懷無不涉及。那些優(yōu)美的詩句、秀麗的風光一直打動著無數(shù)人的心,跟著《詩經(jīng)》尋山訪水,在山東新泰市就有一座出現(xiàn)在詩中的山——新甫山。
新甫山主體位于新泰市泉溝鎮(zhèn)和濟南市萊蕪區(qū)高莊街道交界處,《詩·魯頌·閟宮》“徂來之松,新甫之柏”中的新甫指的就是這座山。
碑亭下是兩通和漢武帝相關的石碑碑刻,從山腳下漢武帝廟舊址遷移而來,在青松翠柏中細讀碑文,古意十足。
山東山多,有泰山、沂蒙山、嶗山等大名鼎鼎的名山在前,新甫山并不算起眼,然而對于新泰市來說,這卻是一座承載著城市歷史和文化的名山——新浦市的名字就是取新甫山與泰山首字而得。
除了值得稱道的自然風光,山中還有不少歷史古跡和人文景觀,漢武碑亭、觀音閣、觀音院、“天成觀音”、望仙臺等都是必打卡點。黃色琉璃瓦覆在紅墻上,檐角飛翹的觀音院在山中顯得秀美精致。
這是新甫山第一座佛教寺院,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最早曾是漢武行宮。寺院內(nèi)遍植草木,和中式建筑相互映襯,盡顯古樸典雅。
觀音閣高三層,借著山勢更顯氣勢恢宏。一層供奉有觀音菩薩金身塑像,二層可登高遠眺秀美風光,視野開闊,景色怡人。
乘坐過山車上山,便可以看到觀音寺全貌,黃色琉璃瓦掩映在一片青翠之中,翹角飛檐,高低錯落。如今寺廟顯得有些冷清,在明清佛教文化鼎盛時,觀音寺香客不斷,香火繚繞,總是一派熱鬧景象。
山中有多條登山線路供游客選擇,如果體力不好也可以乘坐纜車。不過徒步登山所見的好風光和親歷感是無可替代的,玻璃棧橋、懸崖棧道對喜歡冒險的人來說更是抗拒不了的魔力。
山中許多古跡都和漢武帝有關,主峰天臺峰峰頂?shù)耐膳_就是漢武帝在山中尋仙訪道時留下的遺跡。站在臺上俯瞰,薄薄的霧靄讓山的輪廓變得朦朧,清風陣陣,仙氣飄飄,仿佛真的有仙人會隨時登臨。
“天成觀音”是新甫山的標志,這是一座天然形成的觀音打坐石像,觀音坐西北面東南,身后的松柏將枝葉伸展在其上方,仿佛在為觀音遮擋日光,遮風擋雨。
循著《詩經(jīng)》看遍祖國河山,如果到了新泰市,這座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新甫山不妨也來看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