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
文/二湘
中日友好醫院肖某的瓜大家都聽說了吧,不清楚的可以看看這篇補補課。總結一下,北大醫學部畢業現就職于中日友好醫院的肖大夫被妻子舉報,這位大夫真沒閑著,出軌多人,小三,小四,小五,小六,開一桌麻將綽綽有余。據說這位肖大夫很快被開除了,但其中一位出軌對象董小姐現在霸屏了。這位董小姐來頭不小,是協和4+4畢業的,現在就職于某三甲醫院。
這個協和4+4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招本科非醫學專業,而且必須是全球一流大學的本科生,然后在協和讀四年畢業。據說這個項目是2018年,在協和王校長的大力推動下開始的。王校長也非常以這個項目為榮,他在協和的一個畢業典禮上還特意提到這個項目:“我與“4+4”同學座談的時候,他們談了這4年的不易——在非醫學的專業背景下,比如剛才代表“4+4”同學發言的胡圣懿就是北京大學地質學專業本科生,董襲瑩同學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等等,他們用4年的時間學習醫學院本應5年學習的內容,而且內容更多、要求更高。“
圖源網絡
那么,問題來了,董小姐董同學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本科生嗎?
董小姐上的是巴納德大學(Barnard College),現在有人說這是個野雞學校,這是不正確的。應該說,這是個非常不錯的只招女生的文理學院,這個學校的學生可以自由選修哥倫比亞大學的課程,哥大的老師也常在 Barnard 授課,Barnard 學生的學位上印有 Columbia University 的字樣和 Barnard College 的印章。但王校長說董小姐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本科生,這是不準確的,只能說她的文憑上有哥倫比亞的印章,但不能算哥倫比亞正式的本科生,因為這兩個學校根本就是獨立招生的。
哥倫比亞算是中等級別的藤校,入校難度還是比巴納德高不少。比如去年巴納德學院的總錄取率為 7%,在11,832名申請者中錄取了828人。而哥倫比亞大學的總錄取率為 3.85%,在60,248名申請者中錄取了2,319人, 都是個位數的錄取率,兩個學校都不好進,哥倫比亞更是難上加難。
但是。
這位董小姐是從社區學院轉入巴納德大學的,這個難度系數就是直線下降。在美國,就讀community college(社區大學)基本是沒有任何難度的,是個人都可以讀,然后,你只要在社區大學保持較好的成績,基本都能轉入不錯的四年制的學校,當然,轉入巴納德這樣的學校可能難度又大了一些,但是,比起直接進入巴納德學校,或者是直接進入哥倫比亞大學,難度系數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這說明什么,董小姐一直在走捷徑。我們來看看董小姐的路線圖。
美高--》社區大學--》巴納德--》以哥倫比亞本科生身份入讀中國最有聲望的協和醫學院--》雖然研究領域五花八門,但協和順利畢業--》進入北京三甲醫院,接下來就是試圖通過和肖某人聯姻在這些醫院里獲取地位和利益了。
這樣的路線圖,普通人估計想都想不到,就算想到了,也沒有這個資源和實力來實現。首先,來美國讀美高就不是普通人家能辦到的,其次,從巴納德錄到協和,就更不是普通人能企及的了。根據協和4+4項目的要求,本科院校必須是QS排名前50,就這個要求,巴納德肯定是不符合的,當然哥倫比亞是符合的,問題是,巴納德的本科生能算哥倫比亞的本科生嗎?
圖源網絡
協和4+4,搞的是申請+推薦制,而不是浙大巴德年醫學班那樣看考分,這中間就太多水分,怪不得饒毅前一陣開罵,說協和某些人任人唯親,原來暗戳戳就是說的這個項目。
協和的王校長在和敬一丹的訪談里談到要通過4+4項目招攬一個中國醫生夢之隊,這些人”素質是最優秀的,品德最高尚的,最有助人之心的,最有悲憫心的,然后最愿意學醫的,而且他的才能都是最好的。“是不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現在我們可算是看清楚了,這樣的項目就是在現行制度上開了一個小口,什么能力,實力,在權貴面前都是一文不值。
再看看這位董小姐是怎么在協和畢的業,更是讓人腦洞大開。據說她的研究領域五花八門,論文涉及消化內科、胸外科、神經外科,婦科等領域,她的博士論文寫的是婦科影像,而且是薄薄的二十幾頁,指導老師是骨科專家,學位證書上寫的是內科,規培在胸外科,然后就職是在泌尿外科,實在是太神奇了,這位董小姐儼然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一下子就成了全才通才而且是高精專才。更神奇的是,這位董小姐還被多方高調宣傳,儼然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
圖源網絡
可是,為什么,憑什么,董小姐可以神奇地三連跳?很簡單,這位董小姐背后有人,據說她爹是中冶建研院總經理,而她娘是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的副院長。爺爺輩的也是在醫學界和學術界非常有聲望的名師。
這個事情之所以如此觸動大家,可能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醫生這個職業本來是高度專業、需要長期嚴格培養的,結果現在卻能為一些“身份非凡、資質平平”的人開出VIP快速通道。這樣培養出來的醫生,誰還敢信任啊,這里有一個巨大的醫療專業的信任危機。要知道,這可是協和,全國最頂尖的醫學院。醫生,尤其是做手術的醫生,可不是光靠學歷包裝就能勝任的,那可是分分秒秒都關乎人命的職業。現在這樣搞下來,誰還敢放心把命交到他們手里?這不是在選拔醫學人才,這是把人命當兒戲。
第二,其實中國社會一直特別相信“靠努力就能改變命運”這套邏輯。考試、讀書、一路拼上去,這是很多人從小被灌輸的信條。但這次事件非常直觀地揭示,原來還有一條完全不同的路,一條不靠考試、不靠專業積累,甚至可以無視基本規則的捷徑。
董小姐的捷徑說明了一件事:有沒有真本事沒那么重要,關鍵是你有沒有把自己“包裝成有本事”的資源和能力。而這種能力,大多數普通人是不具備的,因為它靠的是家庭背景、圈層關系和資源通道。普通人老老實實朝九晚五,有資源的孩子卻能一路走快車道,靠著各種人設打造,就能進入醫學頂層,搖身一變就成了“精英醫生”。
我們其實也都知道,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但是,這一次,真的是又一次被刷新了三觀,原來還可以這樣玩啊,原來還有這樣的捷徑啊,原來還可以這樣明目張膽啊。
說到底,讓大家焦慮的,可能不是她出軌不出軌,而是這條捷徑的存在。這就把本來就不公平的競爭,變得更加懸殊,這才是真正扎心的地方。
只能一聲嘆息。
作者:二湘,喜歡碼字,著有長篇小說《暗涌》《狂流》,小說集《重返2046》,最新小說集《心的形狀》。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