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1891-1969)宇德鄰。廣西臨桂人。1910年加入同盟會。曾參加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1921年粵桂戰爭中獨自樹幟。1923年正式加入國民黨。1925年統一廣西。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參加北伐。此后參加蔣介石反共“清黨”活動,成為國民黨政權的主要支柱之一。1928年3月任武漢政治分會主席、第四集團軍總司令,10月任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參議院議長。1929年蔣桂矛盾激化,引發蔣桂戰爭。“九一八”事變后,曾提出“焦土抗戰”主張,反對蔣不抵抗主義。抗戰爆發后,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等職,指揮取得臺兒莊大捷。1948年競選就任中華民國副總統,1949年1月任代總統。國民黨敗亡后,飛往美國。1965年有感于新中國“國事日振”,回歸祖國。
在國民黨的歷史上,蔣介石和李宗仁的關系形同水火,風風雨雨,沖突不斷。兩人之間的斗爭貫穿整個政治生涯,可謂是半部民國史。兩人曾是結拜兄弟,有時表面看來他們似乎是一前一后如影相隨,其實,他們大多貌合神離,涇渭分明,明爭暗斗,甚而兵戎相見。抗戰前,蔣介石兩次下野都與桂系有脫不掉的干系。桂系之于蔣,可以說是僅次于共產黨的心腹大患。
蔣原本在國民黨內的地位并不高,只是粵軍元老許崇智的參謀長。蔣在擔任黃埔軍校校長后培養了一批自己的勢力,將許崇智趕出廣州。此后又在黨內擠走汪精衛、胡漢民等主要對手,逐步掌控軍政大權。
蔣介石和李宗仁首次會面1926年5月。李宗仁趕走趙恒惕統一廣西不久,吳佩孚借口援趙入兵湖南,唐生智請李宗仁派兵入湘作戰。李宗仁從南寧南下廣州,試圖說服蔣介石興兵北伐。李宗仁對蔣介石的第一印象是“嚴肅”“內斂”“狠”“不能共患難”。后來北伐軍打到長沙,李宗仁與蔣介石有了更多的交往機會,蔣試圖籠絡李為己所用,趁機提出要與其義結金蘭,并把事先準備好的蘭譜強塞給李。李雖然內心不悅,但又不好拒絕,乃與蔣換帖成了結拜兄弟。
北伐過程中,作為總司令的蔣介石卻處處以自己嫡系的第一軍為優先,厚此薄彼,各軍怨言頗深。北伐完成以后,桂軍勢力大增,已經實際上控制了兩廣、兩湖與河北部分地區,對蔣介石的獨斷專行越來越不滿。李宗仁認為桂軍勞苦功高,不愿屈居于蔣介石之下,想取而代之。而蔣長期占據中樞,更不愿看到桂系勢力強大,對自己造成威脅。兩人的矛盾越來越激化。1929年1月,蔣介石在南京召開“編遣會議”,以裁兵的名義大幅削弱其它派系兵力,引起蔣桂戰爭爆發,最終桂系大敗,李宗仁、白崇禧流亡海外。1936年6月1日,陳濟棠、李宗仁以“反蔣”“抗日”為口號,將兩廣軍隊改為抗日救國軍,進軍湖南,與蔣大戰一觸即發。最終在各方調停下,“兩廣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與李宗仁明面上的斗爭到此結束。盧溝橋事變后,蔣介石邀李、白到廬山共商抗日大計。李宗仁通電擁護蔣介石抗日主張,并出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桂軍擴編訓練后開赴抗日戰場。
抗日戰爭中,李宗仁憑借不錯的軍事指揮能力,獲取了臺兒莊戰役大捷,名聲大震。同時他相對開明的作風,贏得了一定的社會聲譽,成為蔣介石的主要競爭對手。尤其是解放戰爭以后,國軍節節敗退,蔣的聲望一再下跌。美國人便有意扶持李宗仁為代理人,兩人矛盾進一步激化。
1948年3月底,國民黨召開行憲國民大會,決定選舉正、副總統。總統選舉無人能與蔣介石競爭。李宗仁積極參選副總統,意在“挺身而出,加入中央政府,對徹底腐化了的國民黨政權作起死回生的民主改革,以挽狂瀾于既倒。”然而恰恰觸到蔣介石的痛處。蔣認為李不僅是一個有實力的軍人,而且戰時的功勛以及戰后的威望已經使他感受到了威脅。他無法容忍桂系力量的膨脹危及到自己的統治。
對此,李宗仁是這樣分析的:他就是個偏狹的人,斷不能看一位他不喜歡的人擔任副總統。他尤其討厭對黨國立有功勛,或作風開明在全國負有清望的人。記得以前當臺兒莊捷報傳出之時,舉國若狂,爆竹震天。蔣先生在武昌官邸聽到街上人民歡鬧,便問何事。左右告訴他說,人們在慶祝臺兒莊大捷。蔣先生聞報,面露不愉之色,說:“有什么可慶祝的?叫他們走遠點,不要在這里胡鬧。”蔣先生并不是不喜歡聽捷報,他所不喜歡的只是這個勝仗是我打的罷了……所以此次副總統的選舉,蔣先生在意氣上非把我壓下去不可。
“國民大會”召開后,蔣介石直截了當地要李宗仁放棄競選副總統。李宗仁當即回答說:“如今已經粉墨登場,打鑼鼓的,拉弦子的都已丁丁冬冬打了起來……你叫我如何能在鑼鼓熱鬧聲中忽而掉頭轉到后臺呢?”
蔣介石態度強硬地說:“我是不支持你的,我不支持你,你還選得到?”
李宗仁說自己有“有利條件”,即使委員長不支持,還是有希望當選的。
蔣介石怒不可適:“你一定選不到,一定選不到!”
李宗仁寸步不讓:“委員長,我一定選得到!”倆人不歡而散。
參與機密的“天子門生”劉誠之告訴李宗仁,蔣曾召集一個極為機密的心腹殷肱會議,出席的全是黃埔系和 CC 系的重要人員。蔣在會上強調:李參加競選副總統真如一把匕首插在我心中,各位如真能效忠領袖,就應該將領袖心中的這把刀拔出去……
李宗仁當面頂撞蔣介石,在當時的國民黨里可以說是獨無僅有。這一“新聞”不脛而走,李宗仁得到更多的同情,最后如愿當選。后來在桂系逼宮下,蔣介石不得不宣布第三次下野。
(參考資料巜蔣介石評說古今人物》圖片選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