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美之間的貿易互動一直備受矚目,但近期杠桿出現了明顯的傾斜。特朗普政府最初希望通過關稅手段重新定義全球貿易規則,然而事實證明,這種策略并未達到預期效果。最終,特朗普不得不高調宣布對多數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暫緩措施,僅保留了象征性的基礎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的政策框架中,特朗普團隊為關鍵礦產等特定商品預留了特殊的豁免通道。這種看似強硬卻又暗藏“后門”的操作,讓人難以捉摸其背后的真正意圖和底氣。
隨后,外界的批評聲浪逐漸高漲,許多人指責特朗普的對華政策缺乏連貫性,內部在強硬施壓與合作之間也存在明顯分歧。
更有前政府官員公開指出,特朗普可能低估了中國的實力和決心。畢竟,任何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強硬舉措,都可能引發反作用力,尤其是面對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時。
“脫鉤”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當初,特朗普大力倡導將制造業遷回美國本土,但對企業而言,經濟賬目才是最現實的考量。調查顯示,如果將生產線搬回美國,成本至少會翻倍。這對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市場主體來說,顯然缺乏吸引力。
因此,許多企業更傾向于選擇那些關稅壁壘較低、運營成本更具優勢的地區。例如,特斯拉就將部分電池生產轉移到了墨西哥。盡管地理位置上靠近美國市場,但這一舉動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規避關稅并減少對單一來源的依賴。
然而,墨西哥并非理想的選擇。據報道,墨西哥的勞動力成本比中國高出不少,綜合成本反而會上升,而非下降。
與此同時,蘋果公司作為科技巨頭,也在逐步將手機生產線轉移至印度。這無疑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涉及建設新廠房、培訓工人以及構建配套供應鏈等諸多復雜環節。
從藍圖到量產,要在短期內復制或替代中國多年形成的成熟高效生產體系,并非易事。
要知道,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網絡中的地位并非輕易能夠撼動。如果說供應鏈調整是一場持久戰,那么關鍵資源的掌控則是博弈中的制勝法寶。
中國在全球稀土領域的地位舉世公認,不僅掌握著全球絕大部分的稀土開采量,還擁有關鍵的精煉和加工技術,占據份額已超過全球的90%。
這種近乎壟斷的優勢,使稀土資源成為一種強有力的戰略工具,甚至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對于現代工業體系,尤其是高科技和國防領域而言,稀土幾乎處于命脈地位。
當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時,中方隨即宣布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一系列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舉令全球市場神經緊繃。外界普遍將其解讀為中國對美國關稅壓力的直接回應。
澳大利亞某資源公司高管表示,中國在稀土資源領域擁有“一票否決權”,這對依賴中國稀土供應的西方國家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沖擊。日本、韓國等工業國家也開始擔憂供應短缺問題,害怕在這一領域被“卡脖子”。
對此,中方解釋稱,這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必要舉措,也是履行國際義務的常規做法。除了稀土,中國還在鎵、鍺、銻等對尖端武器系統至關重要的材料供應上占據主導地位。據稱,美國上千種武器系統中,高達87%的供應鏈依賴中國供應商。
面對這樣的現實,有分析認為,中國未來可能會更加頻繁地運用包括出口管制、設置“不可靠實體清單”在內的精準制裁手段。
當然,美國的軟肋不僅僅在于對特定資源的依賴。他們自己也清楚,F-35戰斗機每架都需要消耗數百公斤稀土材料,而稀土已經滲透到美國幾乎所有工業制造領域。
然而,美國國內的稀土產業鏈根本無法滿足自身龐大需求。這種結構性短板,迫使美國科技巨頭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動尋求獲得中國的稀土出口許可。
盡管特朗普政府曾簽署行政命令,試圖通過海底采礦等方式拓展稀土來源,但這些方法的實際可行性并不高。市場的力量和金融波動同樣成為博弈中的重要變量。
不得不說,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本身就是一張王牌。當中國的反制措施逐步落地時,美國消費者曾經習以為常的物美價廉日用品受到影響,農場主們依賴的農產品出口也迅速萎縮。
在一個消費驅動型經濟體中,對日常必需品加征關稅必然會引發民眾不滿,進而影響特朗普的支持率。這也間接削弱了美方在談判桌上的籌碼。
在外交和談判層面,中方始終傳遞著明確且一致的信息:愿意敞開大門對話,但如果要打,也會奉陪到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強調,雙方對話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施壓、威脅和訛詐都不會奏效。同時呼吁美方相向而行。當然,中國雖然不主動挑起沖突,但也絕不畏懼對抗。
相比之下,美國內部的意見并不統一。前官員坎貝爾曾批評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實力的誤判,可能導致政策失敗。
此外,中國的應對策略不僅局限于關稅層面的“針鋒相對”,更深入到核心利益和談判原則層面。中國明確表示不會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即使歐盟等其他經濟體也曾放出風聲,表示可能針對美國的服務出口等領域進行反制,但在這場較量中,中國的體量、籌碼以及戰略的獨特性,使其處于一個“獨一無二”的位置。
如今,國際社會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身上。日本、韓國等對稀土資源高度依賴的國家,都在密切關注供應穩定性。畢竟,這場由貿易摩擦引發的連鎖反應,已經超越了中美之間的范疇,演變為一場全球性的博弈。
至于未來稀土領域的競爭將如何發展,全球稀土產業格局是否會因此重塑,這一切主要取決于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系將如何調整。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信源
環球時報2025-04-30——“這是項專業性很強的技能,在中國以外不能復制”
中國新聞網2025-04-26——美前副國務卿:特朗普政府誤判中國實力
環球網2025-04-29——外交部:美方應停止威脅和施壓,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開展對話
觀察者網2025-04-21——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業界警告車廠恐在數月內停產
觀察者網2025-04-23——澳企高管:中方管制稀土出口是對美國“鳴槍示警”,中國能夠一票否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