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作品設定很好,卻只是拿來“殺必死”;而有的作品秉持著“殺必死”的基調,卻因劇情設定而讓眾多觀眾“毫無興致”,甚至吐槽“拳頭硬了”。
前者是之前說過的《拜托請穿上,鷹峰同學》,而后者則是《變身emergence》。
也許你不了解《變身emergence》,但可能你在某個時刻刷到“黑框眼鏡、麻花辮”的女角色時,彈幕飄過的“禁止變身”。
這不是玩梗,這是默哀。對吉田咲的命運、對那個曾經相信“只要變漂亮,就能被喜歡”的她的默哀。
《變身emergence》里界“白求恩”新堂L創作的成人漫畫,表面是“殺必死”,實質卻是一記社會痛擊。
故事圍繞不起眼的土氣少女吉田咲,直到初中畢業都沒有交到一個朋友,決心在進入高中時有所“變身”,能成為和其他女孩一樣的時髦JK。
渴望朋友,融入班級的她開始了“變身”
“讀空氣”是日語中「空気を読む」的直譯,指通過觀察環境和他人情緒來調整自身行為的社會能力,類似于中文的“察言觀色”或“眼力見兒”。
在日本社會,“不合群”幾乎等于“社會性死亡”,尤其是校園中對外貌、社交能力的隱形KPI,早已是壓在青少年的無形巨石.
為了融入班級,吉田咲向母親請教如何打扮,迎來了第一次“變身”——從土氣少女到美少女??赏獗淼母淖儾⒉荒茏屢粋€人快速成熟以應對復雜的人際關系。
吉田咲沒能如同《孤獨搖滾》的“波奇”(后藤獨)一般,等來虹夏的“拯救”,她等來的,是一個滿嘴花言巧語的混混男——隼人。
在隼人的花言巧語下吉田咲被下藥,被欺騙,被掠奪,成為他的玩物。她的第二次“變身”,是從“普通JK”變成了“隼人的玩物”。
如果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它或許還能被當作一部“獵奇劇情”丟在角落里。但《變身》沒有收手。
為了融入班級圈子,去做陪酒打工成為了“交際花”,這是第三次“變身”。
“打工”的事被校內男生發現而脅迫要求“侍奉”,回到家又被獸父凌辱,被母親羞辱,最終將收留自己的隼人當作精神支柱,徹底墮落,精神崩壞、藥物依賴、身體被榨干的空殼人,這,是第四次“變身”。
發現自己再一次懷孕,終于有所醒悟,想要生下孩子改過自新,為此努力攢錢,結果最終卻在夜晚被一群小混混一頓拳腳搶走了所有的積蓄。
拖著大出血的身體掙扎著爬到公共廁所,在絕望中對著鏡子戴好眼鏡扎起初中時的麻花辮,做完最后一次“變身”,她不是在扮演過去,而是在和過去的自己告別。
到最后,那個曾經站在校門口的吉田咲,已經徹底消失了。你以為這是某種獵奇故事的極端演繹?不,這是現實的影子,是“成長痛”在弱者身上的最真實展現。
她不是墮落,她是被推下懸崖。她不是放縱,她只是一直在試圖尋找愛,尋找“被喜歡的自己”。
“要用魔法打敗魔法”
《變身emergence》一次次地用極端社會問題去“壓死”一個少女,哪怕是不合常理的陰暗橋段,也只是為了順應“崩壞”邏輯的推進。這是一種極致的御都合主義。
御都合主義:作品中不顧敘事規律,強行插入設定或展開情節的行為?!坝痹~頭無實際意義,“都合”意為便利、權宜行事,整體詞義類似機械降神(Deus ex machina)
吉田咲的“悲劇”是作者將許多真實而殘酷的社會問題集中且緊密地投影到一個不諳世事的弱女子身上,這種為順應節奏而被銜接起來的一個個陰暗橋段,即使其存在不合理。
正如老爹所說:“要用魔法打敗魔法”——御都合主義對礦御都合主義
對悲劇性的體認感和同情心,使得善良的人們開始了對咲的救贖,用東方仗助的拳頭,去“打敗”原設定,哪怕是平行世界、哪怕只是幻想。
我們也想讓那個曾經想要“變得更好”的女孩,能有個溫柔的結局。不是廁所里的一紙報告單,不是滿臉藥癮與絕望。而是陽光下、操場邊,一個有人愿意拉住她、陪她慢慢走出來的結局。
不是因為它合理,而是因為我們需要它。
在漫畫單行本中作者也增加了一頁“變身攝影風景”(花絮)的單色繪,示意咲是演出整個《變身》故事的“演員”。
但我們知道,這樣的咲,在現實里比比皆是。不一定經歷那些極端劇情,但同樣孤獨、渴望被認同、無處求助。
所以,當某位同人作者用JOJO風格畫出“東方仗助”拯救吉田咲的結局時,,評論區才會炸裂。不是因為設定多酷,而是——我們真的太想救她了。
“禁止變身”,不是玩梗,而是一種悲鳴。
它是在說:請別再有下一個吉田咲了。請在她們決定改變自己之前,讓她們知道,她們原本就值得被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