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發現,相比年輕人不想結婚而言,更讓人吃驚的是,他們的父母也開始認同了。在中國這個有著悠久傳統的文明古國,父母和子女竟然在婚姻問題上達成了一種奇妙的默契,這聽起來是不是不可思議?
先說說年輕人這邊。有人說,現在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就像是一場沒有劇本的即興表演,每個人都在舞臺上自由地揮灑著自己的個性。他們享受著單身的自由,就像在無人的海灘上漫步,可以隨時停下來看海鷗翱翔,也可以隨時跳進海里暢游一番。他們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中,例如沉迷于二次元世界。
說的這么光鮮亮麗,都是表面文章。
其實就一句話,年輕人不愿再做房奴。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經濟基礎就是他們父母給的。
所以對他們來說,婚姻就不再是人生的必選項,而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加題”。
我問他們:“為什么不結婚”,他們一臉懵地說:“為什么要結婚呢?我又不缺飯吃,也不缺地方住,一個人挺好的呀!”
說完后,有人去戶外探險了,還有人一頭扎進各種新奇的創意項目里,忙得不亦樂乎。結婚?生子,那是古代人才有的活動。
最讓我感到吃驚的是,他們的父母也開始認同這種觀念了。
曾經,父母們就像是一群執著的婚姻推銷員,整天唐僧念經一樣的,“該結婚了,該結婚了……”,“該生孩子了,該生孩子了……”仿佛結婚生子是人生的唯一正道。可現在,他們似乎也累了,或者說是被時代的浪潮推動著改變了想法。
有一次,我和當事人,一位阿姨聊天,她說:“現在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沒法勉強。他們過得開心就好,結不結婚其實也沒那么重要……”
這話從她嘴里說出來,其實就是一種妥協,因為我知道從前她可是天天催兒子結婚,現在兒子快五十了,仍然按部就班地上班搞研發,生活也蠻充實,她只能變成“開明派”。
還有一次,我和一位大叔談家事案子,他笑著說:“我家閨女說她不想結婚,我也想開了,只要她能照顧好自己,我就能安心養老。”
他閨女肯定能照顧好自己,因為閨女的月收入是父親退休金的十幾倍。
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只不過這次變化的速度有點快,快得讓人有些不適應。
這種變化背后,其實是社會的深刻變革。經濟的發展讓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他們不再依賴婚姻來獲得經濟保障和社會地位。尤其是女性的獨立更是讓婚姻的必要性大打折扣,她們可以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也可以在精神上自給自足。那么,還要男人干什么?
父母們的觀念也逐步改變,現在的七零后八零后父母已經不會把孩子作為他們附屬品,而是獨立的個體。
當這些老去的父母開始意識到,養兒防老的時代正在遠去,未來自己的晚年大概率要在養老院度過的時候,對于自己選擇不婚不育的子女,也就逐步釋然了。
他們開始尊重孩子的選擇,就像尊重一片自由飄落的樹葉,讓它按照自己的軌跡去生長。
這種尊重,恰恰是這個時代最溫暖的底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