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孩子最近總說看不清黑板,朋友說點一種眼藥水就能治好,我們想試試!”診室里,一位母親牽著8歲女兒的手,語氣里帶著急切與期待。
面對家長的訴求,眼科專家溫龍波博士沒有直接開藥,而是輕聲提醒:“先別急,孩子的眼睛問題需要先‘看清楚’,才能‘治明白’。”一場關于光明的“精準守護”就此展開……
“孩子的視力問題不能‘憑經驗’,必須用檢查說話。”溫龍波博士一邊安撫家長,一邊為小雪安排系統檢查。
驗光儀顯示雙眼250度近視,眼軸測量結果23.50mm——這個數值比同齡孩子平均長了近1mm。“眼軸就像眼睛的‘身高’,每多長1mm,近視可能加深300度。”溫龍波博士指著檢查單解釋,“孩子眼軸和驗光度數匹配,已經是真性近視了。”
戴鏡不是“洪水猛獸”:科學防控的第一步
“醫生,戴眼鏡會不會讓度數越戴越深?”面對家長的擔憂,溫龍波博士用“氣球理論”耐心科普:“近視就像吹氣球,眼軸過度增長會讓眼球壁變薄,若發展為高度近視(>600度),視網膜可能像過度拉伸的氣球一樣出現裂孔,甚至引發失明風險。戴鏡不僅能讓孩子看清,更是通過矯正視力減少眼球代償性拉長,是控制近視的第一步!”
結合小雪的年齡和眼部條件,溫龍波博士推薦了角膜塑形鏡(OK鏡)——夜間佩戴的高透氧硬性隱形眼鏡,通過物理塑形暫時矯正近視,白天無需戴鏡即可清晰視物,且研究證實其延緩眼軸增長的效果優于普通框架眼鏡。“我們的目標是讓眼軸得到合理控制,避免發展為高度近視。”溫龍波博士強調。
從“控速”到“穩軸”:聯合治療實現精準防控
佩戴OK鏡一年后,小雪復查顯示近視增長50度,眼軸增長速度比同齡兒童慢。“效果已經很好了,但能不能再慢一點?”家長既欣慰又焦慮。
“近視防控需要‘組合拳’。”溫龍波博士根據最新復查數據,提出升級方案:在OK鏡基礎上聯合使用0.05%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每晚一次)。該藥物可通過調節脈絡膜血供抑制眼軸增長,與OK鏡形成“光學+藥物”雙重干預。
一年后,小雪的眼軸僅增長0.10mm,近視增幅降至25度,家長欣喜不已:“照這速度,成年后度數完全在可控范圍內!”
做近視防控的“守門人”:精準醫療是核心
“從盲目求藥到科學控‘度’,小雪的案例印證了精準檢查與個性化治療的重要性。”溫龍波博士總結道。近視成因復雜,眼軸長度、角膜曲率、調節功能等指標共同決定防控策略的選擇。比如調節幅度不足的孩子需配合視覺訓練,而小雪調節功能正常,聯合用藥便能事半功倍。
近視防控沒有‘萬能藥’。阿托品對部分兒童效果顯著,但長期使用的安全性需嚴格評估;OK鏡需要精準驗配和定期復查。我們堅持‘一人一策’,只有依托全面的檢查數據,才能為孩子量身定制最優方案。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提供全程精細化驗配服務,在驗配過程中會進行14項專業化檢測,讓你更加放心。只有嚴格遵循這些流程,符合條件者根據個體角膜-形態進行試戴并定制專屬鏡片,且在配戴后定期復查,才能確保孩子長期安全配戴角膜塑形鏡,有效控制近視發展!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周子龍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