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紅果短劇發布了榜單規則公告,稱已經完成了熱力值的改版,統計口徑由14天累計播放熱度,改為7日均播放熱度,并取消了熱度值的上線限制。
改版前,紅果上單部短劇熱力值4000以上即爆劇,無論劇的播放量等數據有多高,熱度值都不會超過7000萬。
改版后單部短劇的熱力值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單部短劇如《云渺2:我修仙多年強億點怎么了》等劇,甚至達到了9400多。相信最近幾天,紅果也會像是長劇市場一樣,出現熱度破萬的短劇。
紅果此次改版對劇,對從業者,對用戶來說影響幾何?紅果為何要進行改版?短劇黑馬進行了以下解讀。
01 改版對哪些劇將會產生影響?
部分用戶統計到,紅果上現在的單部短劇的熱力值,與之前相比翻了2-8倍左右。有的劇只漲了2倍,有的漲了10倍,平均下來漲了6.2倍左右。比如演員何健麒的某劇熱力值從500多到4300多,漲了8倍。總體來說,紅果漲數據標準不一,到底怎么算的,很少有人能研究出來端倪。
此外,紅果的熱度值榜單,從統計14天峰值,變成了現在的統計7天峰值。
對于在紅果上線的短劇而言,4月15日之前上的劇影響不大。
4月15到4月22日左右上的新劇,按舊算法已經統計結束了,按照新的算法統計也不屬于新劇,吃不上算法紅利,最倒霉。比如4月17日上線后一度飆升到榜1的短劇《別有用心的妻子》現在掉到了榜16。
五一前一周上線的短劇最能吃到紅利。所以,這算不算是紅果送給新上短劇從業者們的五一大禮包?讓大家都能過一個熱鬧的短劇五一檔?
02 從業者怎么看?
一直以來,如果有短劇從業者的劇,能在紅果熱度達到了4000以上,便可以對外稱自己有了爆款短劇的代表作。
如今熱度值大幅度提升,數據參考的作用越來越低了,那爆款作品的含金量也會極大地下降。以后大家以紅果熱力值評判作品爆款與否的時候,可以以4月下旬為節點,區分劇的含金量。
此外,以后有真材實料的短劇編劇、導演,會不會出頭更難?這需要看紅果短劇的熱力值排行榜夠不夠相對的客觀準確。
從業者們也都在關心,現在的問題是熱度都這么高,分賬的算法改了嗎?我能會分更多的錢嗎?
但短劇黑馬并未聽到紅果會因為熱度值增加,多給制作方分錢的消息。
也就是說,紅果短劇的熱度算法改版,加量不加價,提升了短劇作品的熱鬧程度,讓大家宣傳自家劇的時候更有面兒,在分賬時的實際參考價值有限。紅果給制片方分錢時,主要看的是播放時長等,按照廣告分成給錢。
03 用戶普遍表示不適應
短劇黑馬和短劇用戶交流的時候,諸多人表示了不適應這種變化。
有直呼被騙的:1、我說我怎么今天看了一個爆劇,但是劇情很爛的,還在想這么爛的劇情還有那么多人喜歡嗎?不能參考現在的熱度值選劇了,熱度值參考值變了,不真實了。
2、原來的榜單還能看,現在這么一改,已經沒有太多實際參考價值了?太離譜了,前天還是幾百萬的熱度,今天一看一堆5000+的。
3、好煩啊,以前兩三千多的都能看,一兩千以上的還能選選。結果現在熱度暴漲,參考價值都亂了。
4、現在好多莫名其妙的劇在榜上
有驚訝的:1、紅果千劇漲停? 大A何日能有此光景?
2、紅果改版后的熱力值就像支付寶的敬業福,人均一個爆款,沒什么參考價值。五一勞動節給勞動人民發不了錢,給大家伙發個開心,熱熱鬧鬧的過個節。
3、紅果的技術人員怎么跟食堂打飯的大爺看見了校長來了手抖一樣,一下子給熱力值加上了這么多的量。
有給出建議的:1、這個榜就很怪,既然有新劇榜,新劇就不應該在里面。
2、算法改就改吧,倒是把在榜的老劇也改改啊,現在前面的幾部那個點贊和追劇也太砢磣了。
3、希望大家都能在看完后回到第一集給個回評,供后面的觀眾參考,這樣能各取所需,不浪費時間。
4、沒事,熱度改了可以看收藏量和評論量決定看不看。
04 紅果為何這樣做?
短劇黑馬推測,紅果更改熱力值的榜單規則,也許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1、為用戶提供更清晰的看劇參考。但紅果如果只是想給用戶提供更好的參考,只需要放開之前最高7000的限制就可以,一樣可以做到。
2、加速短劇更新迭代的周期。榜單周期由之前的14天累計播放熱度,改為了7日日均播放熱度,上榜劇的時間周期更短,減少了老劇霸榜的概率,新劇更容易出頭,加劇了新劇之間的競爭。
3、給予短劇行業更高的數據話題熱度。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讓粉絲們可以更有動力做數據。在長劇行業,播放量破萬的短劇可以被視為爆款劇的重要標志,也是粉絲們為男女主偶像增加數據熱度的重要渠道,會努力提高觀看量,以提升自家偶像的影響力。短劇行業的演員們正在擁有越來越多的粉絲,形成自己的個人IP。如柯淳的粉絲給柯淳做數據,現在主要集中在微博、抖音等平臺,紅果可以通過這些熱度為自己拉新,但畢竟數據還是其他平臺的。現在紅果放開了熱度的現實,粉絲們也可以更努力地為自己的偶像打call。未來,哪位短劇男女主主演的短劇會熱度破萬呢?粉絲們加油。
另一方面,紅果可以擁有更多排名的自由度,提升自己的話語權。這種商業模式,也可以類似微博的熱搜一樣。未來,新劇上線的發行方,如果想上榜,是否可以通過一些紅果站內的營銷,以及花錢等方式,讓紅果提升自家短劇的熱度呢?
4、紅果制定短劇行業新標準,定義爆款短劇的界限。今年春節后,短劇行業公認的爆款短劇,就是《好一個乖乖女》和《家里家外》,其中重要的一點是紅果對外發布了該劇分賬破1000萬的戰報。而下一部爆款短劇到底是誰,紅果與其用熱力值定義,不如實打實的用錢定義。5月分賬時,如果熱力值高的短劇,能夠分賬更多,口碑更多,更出圈,那這個榜單自然會是有公信力的。
紅果的熱力值改版,表面上抬高了短劇的熱度數據,讓市場顯得更“火爆”,背后折射出的,或許是短劇在高速發展中的矛盾與博弈。
對從業者而言,熱度值的膨脹讓“爆款”的門檻變得模糊,數據含金量下降,真正的優質內容反而可能被淹沒在算法紅利中。而對用戶來說,榜單的參考價值降低,選劇難度增加,甚至可能因熱度虛高而踩雷。
紅果的動機不難理解——通過縮短統計周期、取消上限,加速內容迭代,刺激行業競爭,同時制造更高的數據話題,吸引更多資本和創作者入局。
紅果此次改版究竟是推動行業標準化的一步,還是僅僅制造了一場數據狂歡?答案或許要等到5月分賬結果揭曉——熱力值高的劇是否真的能賺到更多的錢。
畢竟,短劇數據可以注水,但真金白銀不會騙人。工作里和你談情懷的多是騙子,給你分錢的才是實打實的好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