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登船檢查并開展伏休政策宣傳。
5月1日上午9時,載著70余名執法人員的9艘執法船艇發動引擎、鳴響汽笛,從廈門海洋管理公務碼頭出發,劈波斬浪,向嵩嶼水道行進。這是2025年廈門海洋伏季休漁的第一天,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牽頭組織,廈門市海洋、海警、海事、港口、公安等涉海部門共同參與的2025年海洋伏季休漁暨五一涉海旅游監管首日聯合行動正式啟動。
陽光下的廈門海域碧波蕩漾,海上聯合執法巡航編隊沿公務碼頭—嵩嶼水道—4號錨地—香山游艇碼頭航線,一路展開聯合巡查巡航。沿途,不時遇上趕在最后期限作業回港的漁船,執法人員一邊督促漁船盡快返回船籍港休漁,一邊見縫插針地登上20艘船舶進行檢查并開展今年伏休相關政策宣傳。
與海上的聯合巡航相呼應,5月1日中午12時后,由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綜合執法支隊牽頭,市、區兩級主管部門執法人員及屬地漁業生產負責人,一同前往各區漁船停泊點對回港伏休漁船進行清點統計,各鎮街則組織漁船集中有序停泊。他們還提醒各鄉鎮船舶不得從事非法載客和涉海旅游經營,確保假期海域平安。
“船進港、港規范、網封存、人上岸”,截至昨天傍晚,今年廈門執行伏季休漁的688艘漁船全部進入指定的停泊點,開啟“休眠”模式。
今年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是廈門市為期三個半月的伏休期。廈門市海洋部門表態,今年將繼續執行“最嚴格的伏休制度”和“最嚴格的伏休管理”,與之對應的,是三個“一律”——對于查獲的在冊漁船一律按照年度補助政策扣除漁業資源養護補貼,涉漁“三無”船舶一律沒收拆解,構成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責任。
事實上,在今年伏休來臨的前夕,廈門市海洋部門就協調海事、海警、公安、港口及各區漁業主管部門,組織開展了一場現場推進會,主要內容是拆船——50艘涉漁“三無”船舶被拆解。
這不僅彰顯了震懾力,也向外界傳遞了一個強烈信號——今年為打擊伏休期的違法行為,聯合執法將成常態。
“我們將以漁船點驗、隨機抽查和船位監視等三項監管措施為抓手,強化港內漁船嚴管嚴控,從源頭杜絕伏休漁船違規出海作業。”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綜合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與此同時,他們將運用漁船通導系統等新科技加強分析研判,對違反伏休的各類行為開展專項行動予以嚴查嚴打。
水產品供應有保障
5月1日晚六時,位于廈門高崎漁港內的夏商國際水產交易中心,叫賣聲、詢價聲此起彼伏,這一全省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看上去和往常并沒有太大區別。但昨天是2025年度廈門海洋伏季休漁啟動的第一天,尋常的場景也蘊藏著必然的市場變化。
雪白的帶魚、成筐的魷魚、成堆的大黃魚……不過,夏商國際水產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這些海捕漁獲物從4月30日開始,數量就出現了較明顯的減少。據預測,隨著伏休的啟動,市場上海捕漁獲物的數量在未來一周內還會持續下跌,而它們的價格,也會依據不同門類逐步出現10%-20%的上漲。
根據夏商國際水產交易中心提供的數據,在過去的一周,該市場的水產品日均銷量在500噸左右,這一數量并不會因為伏休的啟動而發生明顯的變化。原因是:海捕漁獲物減少,但養殖類的水產品卻增加了。而從往年的情況來看,雖然海捕漁獲物的價格將小幅上漲,但養殖類水產品價格在整個伏休期間都將保持穩定。
所以,今年為期三個半月的伏休期間,市民并不需要對水產品的供應和價格產生擔憂。廈門市水產品批發市場質量安全保障中心杜曉娟將其原因歸功于近年來廈門市不斷增強的水產品市場集散能力,廈門已經形成水產品“買全球、賣全國”的格局,全球水產品輸入到廈門再分撥到全國各地,有能力保障水產品供應和價格穩定。此外,休漁前批發市場及附屬冷庫也積極備貨囤貨,可輕松應對市場變化。
(廈門日報記者 王元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