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在福建玩什么?
當然是看一場“好戲”啦!
沉浸式演出“月映武夷”
在假期期間火熱上演
當武夷山水化為舞臺
把千年的山、水、詩、哲
釀成70分鐘的光影醉意
圖源:月映武夷山
福建好戲不止于此
“周末戲相逢”優質文化文藝資源
直達基層公益性演出活動
開展至今已5個月
我省的文華表演獎、梅花獎獲得者紛紛登臺
國際國內金獎節目接續上演
讓市民和游客近距離欣賞高水平的文藝演出
沒有舞臺,無需門票
“移動式”文藝精品
讓你沉浸式感受有福之地的閩派文藝精品
2025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期間,以朱子文化為載體的山水史詩《月映武夷》在武夷山精彩亮相。舞臺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朱迅化身旅行者和現代文明的代表,與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田征扮演的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在武夷山水間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詩意對話。
圖源:閩北日報
劇場中,270度全景式舞臺通過水幕、數控、光影等前沿技術手法,營造出極具東方美學意境的武夷山水,觀眾仿佛置身畫中,體驗“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奇妙,呈現出“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的絕美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圖源:月映武夷山
開演時間
收藏這份時刻表
“五一”假期特別場次(暫定)
5月1日-5月3日|第一場 16:00 第二場 19:30
5月4日-5月5日|僅開演一場 16:00
“五一”假期,泉州將在古城再現“國寶級”民俗藝術宋江陣。這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游園會,包括青獅表演、宋江陣傳統民間特色藝陣表演、武術表演、高甲戲打斗雜耍等四大核心板塊,將呈現十幾種宋江陣經典陣法,重現泉州“棍棒手撲,妙絕天下”的民俗風采。
圖源:泉州發布
宋江陣又稱“套宋江”,是一種源于民間的武術操,流行于泉州各地,其歷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據記載,當時支持鄭成功反清復明的義士,為避清廷打壓,將武術套路融入迎神賽會,從而誕生了以裝扮108位水滸英雄進行踩街的“宋江陣”。
宋江陣承載著人們對宋江等梁山好漢的記憶和想象,通過代代相傳,保留了與古代英雄文化相關的歷史信息,使后人能了解到過去的民間信仰和文化觀念。其涉及武術、陣法、鑼鼓等多種技藝,這些技藝在傳承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如今成為民間文化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2圖圖源:福建體育融媒體
開演時間
收藏這份時刻表
5月1日:在泉州府文廟廣場舉行啟動儀式,隨后沿中山路開展踩街巡游;
5月2日至5日:隊伍分赴泉州金花人民廣場、晉江九十九溪田園風光景區、九日山等地展演。
福建沉浸式演出項目方興未艾:在武夷山崇陽溪畔,以茶文化為主題的《印象大紅袍》,通過360度旋轉舞臺和山水實景融合,將采茶、制茶等傳統技藝轉化為震撼的視覺盛宴。
1988個座位、萬米舞臺長卷、3000盞數碼燈,5分鐘旋轉一圈,堪稱世界最大“山水茶館”。茶香與光影交織,堪稱“中國式浪漫”天花板。
以上4圖源:印象大紅袍
開演時間
收藏這份時刻表
? 5月1日-5日
印象大紅袍開啟“超長待機”模式——
第一場開演時間 19:00
第二場開演時間 20:20
第三場開演時間 21:40
第四場開演時間 23:00
第五場開演時間 次日00:15(是否有第五場,視當日預定情況而定)
? 5月6日起演出時間:
第一場開演時間 19:30
第二場開演時間 20:50
第三場開演時間 22:10
第四場開演時間 23:30
(注:每場演出70分鐘,請至少提前15分鐘入場,遲到無法進場哦!)
在位于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城,《最憶船政》不僅在表現形式上別出心裁,內容上也獨具匠心。全劇以船政的歷史為背景,通過近百名演員演繹同舟共濟、乘風破浪的感人故事,表現“愛國、科學、創新、圖強”的船政精神。
圖源:福州日報
該劇還融入八將舞、媽祖文化等福建非遺以及福州方言、三條簪妝造、傳統服飾、閩菜等元素,以沉浸式的演藝形式,讓閩都文化活起來、火起來。
圖源:最憶船政
一個個沉浸式演繹,以更具穿透力的文化敘事,讓抽象的歷史和故事變成可觸摸的震撼和感動,也成為福建各地撬動文旅消費的新支點。
圖源:月映武夷山
近日,《人民日報》文化版刊文《沉浸式演繹 請觀眾“入戲”》。泉州梨園戲以打破傳統舞臺的“框”,再次出圈,通過沉浸式演繹的形式,不僅讓觀眾成為“戲中人”,亦使得這一古老劇種煥發新活力。
圖源:大美洛江
余慶樓里,“咿咿呀呀”的聲音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體驗梨園戲《陳三五娘》沉浸式互動演繹。
今年18歲的鄭怡萍扮演五娘一角,正在與觀眾進行互動,細膩的表達和飽滿的情緒將大家帶入戲中情境。
梨園戲《陳三五娘》沉浸式互動演繹劇照
圖源: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
自今年春節開始,每逢節假日,余慶樓里都會上演《陳三五娘》沉浸式互動演繹。在樓前空地,觀眾們化身元宵燈會上的路人,見證陳三與五娘燈下邂逅的浪漫場景;二樓連廊上,觀眾擔當“助攻”,鼓勵五娘對陳三拋下荔枝手帕、傳達綿綿情意……
樓內樓外、樓上樓下,1個小時的時間里,觀眾跟隨演員的腳步穿行在古厝中,看戲人也成了戲中人。
值得一提的是,“五一”假期期間,泉州市推出各類文藝演出、非遺游園等數百場,其中全市國有文藝院團開展公益性惠民演出130余場(包含泉州提線木偶戲、梨園戲、高甲戲、南音、閩南歌舞、掌中木偶戲);2025全國南戲展演暨第三屆海絲泉州戲劇周演出40余場,本次展演以泉州傳統戲曲(梨園戲、提線木偶戲、南音、高甲戲、打城戲等)為主體,永嘉昆曲、婺劇、莆仙戲、閩劇、晉劇、調腔、五音戲、梅林戲、祁劇等劇種共同參與。“五一”假期期間全市免費惠民演出近65場。
在八閩大地,景區、公園、廣場、文化街區等紛紛推出沉浸式演出,傳統藝術表演與充滿古典氣息的古建街區相融合,讓市民、游客領略戲曲之美和福建人文自然之美。
“周末戲相逢” 雜技專場
省實驗閩劇院在福州西湖公園古堞斜陽以《宋韻千年·詩詞福建》與觀眾相約2025年的第一場“雪”。這場獨特的沉浸式藝術盛宴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到場共同“穿越時空”,在宋韻古風中感受福建詩詞之美。
圖源:福建日報
在南平,南詞藝術融入美麗的武夷山,獨特的唱腔和韻味讓人仿佛置身山水間。
圖源:南平市南詞藝術傳承發展中心
在漳州閩南水鄉,布袋木偶戲、二胡獨奏、歌仔戲等讓游客不由得放慢腳步傾聽。
圖源:漳州市布袋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
國家5A級旅游景區泉州清源山成為閩南文化大秀場,靈動的木偶、詼諧幽默的高甲戲引發全場熱舞。
圖源: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在三明萬達廣場,三明市客家文化藝術中心舉辦的“周末戲相逢”元宵晚會,讓藝術之花在百姓身邊綻放。
在福州三坊七巷古色古香的街巷里,沉浸式劇場一開演,就把人們拉進了大唐盛世舊時光。
“閩風宋韻”新體驗——莆田興化府街區,打造福建首個“非遺一條街”,以縣域經濟為單位,組團出道的福建文旅IP,令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目不暇接。
以上3圖源:福建日報
通過與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技術手段結合,沉浸式演出不斷挑戰、突破傳統演出的界限,為廣大觀眾提供了更豐富多樣的觀演體驗。
當千年閩越文明在水幕光影中重現,當游客成為古街騎樓里流動的風景,當非遺技藝走進日常生活,這些沉浸式場景正讓福建的人文山水“活”起來、“潮”起來、“融”起來,書寫“詩和遠方”的新范式。
福建省旅游發展集團
fjlygroup
暢游八閩平臺
cybmflxx
廈門文旅
漳州文旅
綠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時福建
ssfj2023
轉載請標注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