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海南鸚哥嶺瀑布觀景臺,25歲的王小楓剛沖完一杯手磨咖啡,轉身抱起吉他唱起了《去大理》。他的咖啡車被游客圍成半圓,有人舉著手機錄像,有人跟著哼唱。這一晚,他靠賣咖啡和“氛圍感”賺了1800塊,第二天一早又開車奔向下一個景點。像他這樣“白天看風景,晚上賣風景”的年輕人,正在成為五一旅游大軍里的新勢力——旅行擺攤,成了這屆年輕人對抗焦慮的“解藥”。
“大景區人擠人?不如去小城當‘攤主’!”這個五一,寧夏中衛、甘肅天水等冷門小城擠滿了擺攤的年輕人。他們白天在丹霞地貌拍vlog,晚上支起攤位賣手沖咖啡、非遺魚燈,靠“反向旅游”避開人流,還能日入上千。支付寶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寧夏三座小城異地支付暴增,年輕人一邊旅行一邊把錢賺了,“窮游”徹底變“富游”。
“擺攤不用交房租,賣不完還能帶著走!”廣西的95后林文興,用五菱EV電車改造的移動檸檬茶攤,五一期間跑遍三個城市,賺了平時兩個月的工資。年輕人算過賬:開奶茶店要砸20萬,擺攤只需5000塊啟動資金。政策也在助攻——重慶夜市提供免費攤位,貴州推出“1元日租”市集,擺攤從“打游擊”變成正規軍。
在敦煌夜市教游客畫壁畫的00后小鹿說:“看到有人因為我的攤位愛上傳統文化,比賺錢還爽!”這屆年輕人把擺攤當社交實驗:南京女孩免費教書法,顧客帶走“平安喜樂”的字帖;重慶夜市攤主穿著漢服賣豆花,價格貴5塊反而爆單。他們用攤位傳遞態度——“我可以吃苦,但拒絕當工具人”。
這屆年輕人正在改寫成功學:風景要獨享,錢要站著賺,生活要自帶BGM。
你在旅途中見過哪些“神仙攤位”?如果給你一輛車,你會賣咖啡、賣故事還是賣夕陽?評論區交出你的“擺攤人設”——或許下一個爆款攤主,就在你我中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