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住香港”火了!但當香港西灣沙灘變“難民營”,我們該怎么看?
你有沒有刷到過這樣的內容?
“小紅書熱帖:0元游香港攻略大公開!”
“免費Wi-Fi、免費淋浴、連住宿都不用錢!”
“窮游香港三天兩夜不花一毛住宿費,真香!”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聽上去是不是很誘人?對于不少第一次來香港旅游的內地游客來說,能省一點是一點,“窮游”這件事,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技巧挑戰”。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省錢神技”的背后,其實也暗藏著一個越來越讓人頭疼的問題:我們有時候對“自由”理解得太隨意,對“自然”尊重得太敷衍。
一邊是小紅書上的“0元游港秘籍”火速傳播,一邊是西貢大浪西灣沙灘一夜之間變成“難民營”的新聞刷爆全網。
來源:星島頭條
這波操作,直接把“省錢”玩成了“違章”。
事情是這樣的...
在剛剛過去的假期,大批游客涌入西灣沙灘露營,甚至連合法指定的露營區都爆滿。
結果?超過100頂帳篷直接“攻陷”沙灘,密密麻麻排成一排,腳都快沒處放。遠遠看去,簡直像災后臨時安置點,活脫脫一個“非法難民營”。
來源:星島頭條
于是,有關“窮游”是否等于“低素質”的爭議,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有人說:這只是熱愛大自然的一種方式,住酒店沒有靈魂,睡沙灘才自由;
也有人反駁:隨意在非指定區域露營,本身就是違法行為,你住得開心了,環境怎么辦?他人感受怎么辦?
而更魔幻的是,這一切很多時候,都起源于一條條小紅書攻略。
“從地鐵站出來走20分鐘,左手邊有個角落可以搭帳篷”“這個沙灘24小時有公共廁所,水壓夠大還能洗頭”……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這些看似“貼心”的建議,卻無意間把公共資源推向不可控的邊緣。
別誤會,小編不是不支持窮游,也不是要抨擊哪位博主。
省錢沒錯,愛自然也沒錯,但當“窮游”演變成對規則的忽視、對環境的透支、對本地居民的干擾,那就不再是“精致窮”,而是“自私窮”。
要知道,西灣本來是香港最美的自然海灣之一,沙細水清,被譽為“隱世天堂”。
來源:星島頭條
但隨著網絡上的“0元攻略”爆紅,每個長假都變成“帳篷節”,不少本地人甚至開始避開這個地方。
村長都忍不住發聲了:“估不到咁多人一窩蜂嚟露營,合法營地早爆滿,唔少人逼住去非法營地。”
你以為他在吐槽,其實更多是無奈。
還有環保團體統計,節假日過后,沙灘上會留下不少垃圾——啤酒瓶、紙巾、濕巾、一次性餐具應有盡有,留下的腳印之外,還有一堆“人類文明的痕跡”。
你說這是親近自然嗎?更像是“消費自然”。
來源:星島頭條
但最難的是執法。
根據香港法律,非指定區域露營屬違法行為,最高可罰$2000和監禁三個月。但目前來看,執法部門一般靠勸,靠貼告示。
再把視角拉回到小紅書,那些“0元過夜攻略”依然火熱,點贊評論成千上萬,博主成了“旅行KOL”,粉絲暴漲。但他們未必會對環境負責,未必知道他們推薦的沙灘是否允許搭帳篷。
來源:星島頭條
有時不過是拍拍視頻,講幾句“太爽了”,熱度賺到了,麻煩卻留給了這座城市。
當然,小編并不是說所有露營都是錯的。
其實香港有很多合法露營地,環境好、設備全,比如西灣營地本身就是開放給大眾使用的地方。但前提是你得守規矩,不是哪里風景美就往哪扎營。
就像一位在“難民營”拍照的資深本地營友說的那樣:“早上走的時候,其實看到大部分人都有收拾垃圾。但當那么多人一起占據一個沒準備好接待能力的地方,哪怕都守規矩,環境也會撐不住。”
來源:星島頭條
說到底,“自由”從來都不是為所欲為,而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窮游”也不該是以環境為代價的浪漫。
所以,下一次當你刷到“小紅書0元住香港”的攻略時,不妨多想一步:這個“攻略”背后,是不是也該加上一句“請合法露營,請保護環境”?
畢竟,哪怕預算再緊,也不該讓城市為我們的省錢買單。
最后,小編想問問大家:你怎么看這種“窮游變難民營”的現象?你會選擇為了省錢隨意扎營,還是愿意多花一點換個安心?
留言聊聊吧——你最無法忍受的“省錢旅游行為”是什么?或者,最贊的露營體驗又在哪里?我們評論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