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康熙麾下的山東泰山目前主要有七大進攻手段,以主場對戰青島海牛為例,且看這七種戰術的效果幾何?
1.黃加馬德李三后腰站位的4321戰術,旨在通過加強中場中路的攔截來形成前場陣地進攻中的推進優勢。
但很遺憾,昨晚青島海牛采取的是擺大巴式防守反擊戰術,整個陣型收縮,黃政宇在后腰位置上幾無用武之地,相當于進攻中少了一個人。
2.下半場換下黃政宇后,山東泰山的陣型調整為442,可卡扎伊什維利是邊鋒踢法,無法與邊后衛形成有效的連接,而克雷桑飄在外面,只能讓禁區內的澤卡單打獨斗,如果不能解決瓦科的防守和克雷桑總是不在禁區內這兩大問題,那山東泰山隊的442陣型就只能是自亂陣腳的亂陣。
3.高位逼搶后的就地反擊,這是本賽季山東泰山的常規進攻手段。
但是本輪青島海牛的選線防守戰術直接讓高位逼搶失去意義,因為哪怕逼搶成功了,面對的還是禁區內人堆人的密集防守。
4.對手攻出來后通過后場長傳發動反擊。
跟高位逼搶一樣,本場青島海牛前場是有反擊,但大多數是前場兩三個球員間個人能力的反擊,哪怕山東泰山后場得球,也踢不出反擊來。
5.透過克雷桑的個人能力,硬突。
克雷桑個人單打這一點已經成為中超各隊皆知的戰術,所以都是兩個人協防克雷桑,并不惜采用砍殺戰術,尤其重點防他禁區前沿內切的那下,讓克雷桑的個人單打只開花不結果。
6.禁區內堆高點,長傳沖掉搶頭球。
所謂沒有過時的戰術,只有不成功的戰術,禁區內堆高點不是不行,但問題是誰來往禁區內傳球?誰在禁區內搶高點?
克雷桑喜歡在外面傳球,澤卡被限制,畢津浩是個高點,但這個高點搶不到點又如之奈何呢?
7.定位球進攻。
此前李源一主罰的定位球一度曾經成為球隊破門的手段,但當對手重點研究過這一點后,球隊的定位球進攻效率大大降低,本場山東泰山獲得了7個角球,無一形成威脅,各種前場任意球也不少,可克雷桑總搶著去主罰,他不更應該在禁區內搶點嗎?
對于中超各隊來說,崔康熙的這七大進攻手段已經是明牌了,所以賽前很容易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戰術,并最終導致戰術失效。但問題是,當自身戰術被針對失效后,崔康熙的調整幾乎也都成了明牌。
用謝文能換黃政宇已經好幾次了,效果有!但為何不一開始就用謝文能呢?
用彭欣力和畢津浩替換馬德魯加和李源一,如此的孤注一擲,又如此的讓球迷心墜谷底。
自1999年山東泰山獲得雙冠王成為強隊以來,什么時候危機時刻的救命稻草居然是彭欣力和畢津浩了?
當蓬蓽生輝組合成為崔康熙最關鍵時刻的希望和救命稻草,那這樣的山東泰山隊,未來的希望又在哪里呢?如此堅持下去的意義是什么?
以上,諸君以為然否?
歡迎您的點贊和收藏,期待與您評論區聊球,更期待您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