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保障局、防城港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5年國際醫學創新合作論壇分論壇國際醫療保障政策交流互鑒圓桌會議在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賦能中心舉辦。
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司長丁一磊;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婁洪;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王健;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醫療保險雜志社社長郝春鵬;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龐軍;防城港市副市長劉紅梅,以及東盟國家及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醫療機構及醫藥企業代表等參加會議。
會議以“共享經驗 共促健康”為主題。會上,丁一磊系統介紹了中國藥品及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改革成效與經驗。北京大學教授江濱、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常峰等國內專家圍繞中國醫療保障體系發展、集采政策優化等議題發表專題演講。烏茲別克斯坦安集延國立醫科大學院長圖爾蘇諾夫·哈塔姆·哈桑巴耶維奇分享了基層醫療服務的創新模式;柬埔寨衛生部國務秘書宋威塔重點探討了全民健康覆蓋的推進策略;老撾、越南代表則從醫保籌資、藥品供應鏈管理等角度提出合作建議。各國代表一致認為,加強區域政策協同與技術創新是應對醫療資源不均衡挑戰的關鍵。
在醫藥企業國際化經驗分享環節,江蘇恒瑞醫藥、科興生物、大博醫療、廣西柳藥集團等企業代表,結合“走出去”實踐,探討了海外市場拓展、技術標準對接、醫保服務本地化等議題。
會議期間,全體嘉賓還觀看了“中國—東盟區域醫藥交易(集采)平臺”專題片。該平臺依托數字化技術,以中國特色醫療保障制度為借鑒,創新探索國際性區域醫療、醫保、醫藥交流合作及產業發展路徑,構建醫藥規則雙邊多邊互通、數字互聯、技術共享、服務多元、人才交流等機制,實現醫藥從采購交易到跨境結算、配送的全流程管理,成為與會各方關注的焦點。
此次圓桌會議通過政策分享與產業對接,為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東盟國家在醫療保障領域的合作指明了方向,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注入新活力。各方期待以本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拓展合作深度,攜手應對全球健康挑戰。
(中國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石睿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