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旦增卓嘎和合作社的婦女在編織“邦典”(4月23日攝)。
山南市貢嘎縣杰德秀鎮的格桑圍裙農牧民專業合作社里,全國勞動模范旦增卓嘎俯身于編織機前,指尖翻飛間,彩色“邦典”徐徐織就。
“邦典”即藏式圍裙,五彩斑斕,線條優美,是藏族女性著裝的重要裝飾。2006年,藏族邦典織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旦增卓嘎13歲開始跟著母親學習“邦典”織造技藝,從漂洗羊毛、捻線染色到“邦典”織造,每一道工序她都牢記于心。
旦增卓嘎接手合作社后,積極創新產品形式,將“邦典”的圖案和色彩“搬”到了地毯、靠墊、手機殼等產品上。合作社產品遠銷海外10余個國家,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杰德秀鎮的婦女們心靈手巧。”旦增卓嘎說,“我想讓鎮里的婦女多學一門手藝,靠手藝過上好日子。”在她的努力下,合作社開辦“邦典”、氆氌、藏毯織造、手工藝品制作等多個技術培訓班,累計培訓300余人,帶動90余人就業,婦女們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增收。
編織機發出規律的“咔嗒”聲,五彩羊毛線在晨光中交織,旦增卓嘎和杰德秀鎮的婦女們編織著“彩虹”,把雅魯藏布江畔的幸福生活暈染成色彩斑斕的圖案。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影報道
↑ 合作社的婦女在晾曬“邦典”(4月23日攝)。
↑ 合作社的婦女在收納“邦典”(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在整理“邦典”(4月23日攝)。
↑ 合作社的婦女在整理用來編織“邦典”的羊毛線(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在合作社的產品展廳里整理剛收納的“邦典”(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在編織“邦典”(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在整理“邦典”(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和合作社的婦女在編織“邦典”(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右)和合作社的婦女調整編織機(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在編織“邦典”(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在編織“邦典”(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拍攝視頻介紹合作社的產品(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拍攝視頻介紹合作社的產品(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右)和合作社的婦女查看編織“邦典”的羊毛線(4月23日攝)。
↑ 合作社的婦女結束早上的工作回家吃飯(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右)和合作社的婦女調整編織機(4月23日攝)。
↑ 旦增卓嘎在編織“邦典”(4月23日攝)。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